2008年硫磺市场价格可谓跌宕起伏。8-10月份,价格跌至45美元/吨,更令人吃惊。但是当前也是了解硫磺的绝好机会。预计后期硫磺需求和价格都将有所反弹,但总体上将难以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
硫磺是农业生产的原料,也是植物和土壤增加营养的重要元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除2001年销售有所下降之外,硫磺需求一直持续增加,至2008年已经达到4700万吨的峰值销售,随后出现近200万吨的下跌。需求强劲的地区主要是非洲摩洛哥以及东亚中国等国家,其中大部分消费来自化肥行业。
亚洲是全球化肥增产的重要区域,硫磺消费占全球的40%,中国作为主要消费国,消费数量占亚洲的80%。随着中国磷肥产业的迅猛发展,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硫磺需求迅猛增长,并于2007年在生产、消费和进口方面均创下历史记录。2007年硫磺进口数量为980万吨,其中南美进口340万吨,中东为280万吨。2008年,由于全球肥料需求都开始下跌,影响了含硫肥料的消费,导致整体需求下降近2/3。中国也由于磷肥出口受限以及国内硫酸产量的增长,仅进口350万吨。其中从南美的进口量降低较多,由于物流及地理位置等因素,从中东的进口量基本能保持持平。
从供应方面看,国际硫协会预测,2009年国际硫磺供应将在300万吨左右(IFA数据为370万吨),由于北美以及摩洛哥等地复合肥都有不同程度的停产,美国和中国的开工率也在50%左右,导致硫磺需求下降,使硫磺总体形势呈现供大于求。作为石油冶炼副产品,未来硫磺供应水平决定于油气的生产水平。由于原油价格要到70美元/桶以上才会有所赢余,因此目前原油40美元/桶的价格并不能刺激原油生产,使硫磺的产出有所降低。
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磷肥生产的逐渐恢复,硫磺需求也将逐步增加。预计,东亚需求将有较快和较大幅度的增加,其增长将主要来自中国的化肥消费;从非洲地区看,硫磺将有较大数量的增长,西欧、北美、俄罗斯地区等地区今后5-10年内需求也会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硫磺是一种副产品,但生产同样需要成本。由于硫磺造粒大约需要10美元/吨,港口存贮等费用在10美元/吨,国内的物流费用大约为10美元/吨,也就是说,目前50美元/吨左右的国际价格已经接近硫磺生产成本。随着各国肥料生产的启动,以及原油价格下跌造成的硫磺生产有限,后期价格将有小幅反弹,但是总体上不会回到2007年的高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