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3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梅山古邑 擂茶韵幽

方八另

  2009年春节前夕,我到安化县东坪镇探望刘子成先生,品味了惦念已久的安化擂茶,终于认识到擂茶的魅力和风韵,也感觉到资水的飘逸和安化女子的妩媚。

  安化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梅山古邑,传播着古老的梅山文化和繁缛的梅山礼仪,在那宽阔的地域上,有着多个小城,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常听母亲提起安化擂茶,她也念叨过喝擂茶的繁琐,记得清楚的是喝好擂茶要去安化,那儿才有那些讲究和韵味。安化地盘,也可以算得上我的家乡,我家在新化与安化的交界线上,步行一小时就到。

  在家乡呆了19年,没有好好喝过地道的安化擂茶,更没有做过深入品鉴。久居长沙,虽有时回家探亲,生活的疾苦摆脱不了尘世的纠缠,多年只在记忆中惦念安化擂茶。

  安化是中国名茶产地,现在有名的黑茶已经有些历史。黑茶是个古老的茶种,可以追溯到蚩尤退出中原,偶居梅山的历史。梅山是古老的南蛮之地,山深林密、水恶瘴笼、蛇蚁蜂虫无所不在,高山密林中的茶叶成了消炎化毒的良药,无论是生嚼、熟蒸都有极好的功效,慢慢被用于饮用。民间把擂茶列为药茶,加上草药擂于茶中,既解渴又治病。

  安化属高山地带,雪峰山脉与资江伴随其境,茶叶属高山云雾茶系,加上煮茶的雪峰山泉,茶水回味甘甜,沁人心脾。 

  安化人也热情好客,遇上客人,见面第一句就是:“快进屋,喝茶!”喝的茶就是擂茶。安化女人勤劳,善于料理家务,把家收拾得干净利落。客人落座后,女主人就开始准备擂茶了。擂茶分原料、辅料两类,原料有大米、芝麻、玉米、绿豆、黄豆、姜米、花生米、盐、茶叶等,用擂钵手工擂成糨糊状,加开水冲泡后就可以喝了。喝茶的辅料有花生、葵花子、南瓜子、麻糖、猫耳朵、薯片、糖粒、饼干等,多为炒熟的香脆之物,也有一两样副食品,边喝茶边吃,打发饮茶间隙。

  听当地人说,擂茶用料讲究、工序繁杂。辅料、副食一般炒好准备着,用时装碟即可,主料一定要手工现场擂制。有客来,主人边烧开水边抓大米放进擂钵里研磨。主料选上好的茶叶,也可以加甘草、菊花、艾叶等中药。擂钵用陶制带棱槽土钵,擂棒用油茶树原木,加少许水细细研磨。只见他们把擂钵夹在两大腿间,小腿屈抱,双手握擂棒成推磨式旋转,米浆和其他香脆之物慢慢融合,变成黏稠物状,听不到擂钵中有“呲咔呲咔”声,擂棒感觉到被黏住转不动,就说明擂茶浆已经打好。浆汁擂好后冲入刚烧开的水,使劲搅拌数下,擂茶水就做好了。手工擂茶可以保持茶与香脆之物的原汁原味,更能留存主料的甜纯,让人迷恋。慢慢品味擂茶水,细小的颗粒在舌尖上滚动,产生散漫的动感;柔滑的擂茶水缓缓地流过舌头,滑下喉咙,甜润在口、余味无穷。进入口中的擂茶,有咸、辣、甜、香诸味,散漫在味蕾周围,弥漫着阵阵香醇,稠稠的擂茶水,缠裹在舌唇。喝完一碗擂茶,奔波的疲劳消失殆尽,人马上精神焕发。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