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3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舞起龙头富万家
——四川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助农增收纪实

  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00年创办以来,开发出“醒世系列苦丁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走俏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公司每年助农增收250多万元,市委、市政府授予醒世公司“宜宾市重点龙头企业”、“宜宾市优秀民营企业”称号。

  苦丁茶是山区一种野生植物,民间饮用苦丁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筠连外出经商回乡青年陈蓉在家乡寻找发展项目时,发现筠连有许多野生苦丁茶,聪颖睿智、善于捕捉商机的陈蓉想:如果选择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山区,精选苦丁茶苗进行人工繁育培植,建立苦丁茶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带动一批农民种植苦丁茶增收。

  陈蓉请教医学专家,获悉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苦丁茶有许多药理功效,如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降脂减肥、调节血压、抗氧化防衰老、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等。陈蓉坚定了开发苦丁茶项目的信心,很快于2000年8月投资兴建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醒世茶业公司,开发生产经营苦丁茶。

  醒世公司在川滇结合部海拔900-1200米的团林苗族乡等地租用农民的5000亩土地,作为公司的苦丁茶鲜叶生产基地。这里土地肥沃,山间云雾缭绕,气候润湿,山青水秀,自然环境极佳,土质、气温、空气湿度等最适宜苦丁茶生长。团林乡是纯农业山区,全乡没有任何工矿企业,生态环境很好,但由于边远落后,当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

  自从苦丁茶基地建立后,该乡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杉兴村花秋组村民蔡付华原来是村上的贫困户,他家4分责任地租给醒世公司,每分土地每年收800斤粮食的“地租”。土地出租后,他一家人返聘到茶园基地搞管理、采摘茶叶,年收入2万多元。去年蔡付华家投资8万多元盖起了小洋房,家里用上了现代化家具、电器,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杉兴村是筠连的贫困村,自从2000年该村建立了醒世公司的苦丁茶基地后,村民的每分土地收租500元(800斤粮食按市价折钱),公司返聘出租土地的农民到基地务工,月收入300-500元,这些传统农民成了“基地村”的工人。目前,杉兴村80%的农民家里有了洗衣机、彩电等电器设备,每户农民都有存款,部分农民盖上了楼房,杉兴村旧貌换新颜。

  团林苗族乡党委书记彭少华告诉笔者:“团林乡是一个纯农业乡,全乡没有任何工矿企业,农民就靠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为生,农民增收十分困难。自从醒世公司到团林建苦丁茶基地后,农民出租土地旱涝保收,到基地务工又增加收入,基地村的农民每人每年增收上千元,苦丁茶这项产业带活了一方经济。”目前,苦丁茶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苦丁茶带活了该乡农村经济。据统计,醒世茶业公司每年付给团林苦丁茶基地农民的茶园管理务工“工资”、茶叶采摘工钱等达100多万元。团林乡6400人,仅醒世公司每年支付给农民的钱,全乡人均增收600多元。当地农民高兴地说,“醒世茶业公司是我们的‘财神’!”

  醒世茶业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2000多户农民增收,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公司还录用下岗职工30多人,就业员工月均收入500余元,为再就业工程贡献了一份力量,减轻了当地再就业工作压力。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蓉说:“我回乡创办企业就是希望能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看到家乡的农民、下岗职工过上好日子,我觉得尽到了一份责任。”

  (何 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