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风过处拂云袖,歌满沙洲人满楼,徽商情系天下客,班门慕名汉家刘。”这是著名辞赋家梅隆雪川先生赠予水歌茶庄庄主刘斌的藏头诗。每当提及这四句诗词,刘斌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在马连道的发展历程。
十多年前,刘斌和国斌同学到马连道喝茶。“那时的马连道是京城的仓储地,除了北京茶叶总公司的‘京华牌’茶享誉京城,整个马连道经营茶叶的个体茶庄也只有五六家。白天,门可罗雀,只有偶尔进进出出的货车过往;晚上,黑灯瞎火,更别提商业街了。”据刘斌回忆,那时的马连道只有一家十多平米大的卤水店,让刘斌这些从南方来的茶商很不适应,要想改善一下口味,还得跑到二环的餐馆去……
在头几次去马连道喝茶时,善于观察的刘斌暗自佩服当时在马连道的做茶人,虽然条件艰苦,却怀揣着一份执着,牵挂的是茶的滋味,关心的是茶的文化。2001年,在北京申奥成功的同时,刘斌下定决心到王府井茶楼拜师学艺,从此与茶结缘。
2002年年初,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刘斌成功注册北京响水歌茶庄,着手创办“水歌徽班”。200多年前,“徽班”进京,造就了国粹——京剧,今日的“水歌徽班”的定位是,在传承文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爱茶的人在选茶、品茶、藏茶的同时,享受到茶为生活带来的愉悦与和谐。这正是刘斌取名“水歌徽班”的初衷。
万事开头难。为此,刘斌几乎跑遍全国各大产茶区,亲自考察茶情,把关茶叶质量。他说:“让客户满意才是我最大的满足”。在做好茶叶经营的同时,刘斌总在思考:如何科学再发展?2003年,由朋友介绍得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愉教授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试验,成功培育出菊花新品种——玉人面和乳荷。刘斌从中看出商机,经过沟通磋商,成功地将陈教授培育的菊花新品种引种黄山,创建了菊花生产基地,并成立水歌菊花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经营茶叶略有盈余的刘斌发现,茶文化宣传和茶叶经营同等重要。通过茶文化的宣传,可以带动茶叶经营,同样,茶叶经营也离不开茶文化的宣传,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自此,刘斌开始兼职茶文化的宣传工作,并先后四次参与策划2006年—2009年央视国际频道的品茶大赛的节目制作。目前,2009年的品茶大赛将于4月25日在安徽黄山隆重举行。通过品茶大赛活动,可让大家在娱乐的同时,学到茶叶的基础知识,从而实现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学习,刘斌在结交天下众多茶友的同时,通过交流切磋,收益良多。作为一个爱茶人,他品味到茶文化中“和”的力量与“韧”的精神,感受到中国工夫茶和中国功夫的一字之差的无穷魅力,潜心学习和研究,形成了独到的见解。
面对持续着的金融危机,刘斌希望茶业同仁们脚踏实地搞经营,步步为营谋发展。中国工夫茶与中国功夫茶,在全球的推广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值得大家共同探讨和开拓。如何共同保护合法权益,怎样做活茶叶经营,包括创新和定位产品,提升品牌产品的竟争力,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等等,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有积极面对存在的困难,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