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已经成为金融业调整战略的重点。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各项业务飞速发展,其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越来越高。但在中间业务方面,农村信用社由于发展起步晚、人才缺乏等原因,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尽快改善信用社经营状况、实现扭亏增盈的需要。
鉴于当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实际,信用社开拓中间业务应遵循“全面启动、重点发展、优势经营、循序渐进”的策略。全面启动就是要迅速全方位启动中间业务,制定发展规划,增加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投入力度。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优势经营就是充分利用本身的优势制定中间业务发展重点。循序渐进就是优先发展投入少、风险少、收益低的中间业务,逐步发展风险高、收益高的中间业务。
(一)努力开拓中间业务品种。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不同客户的需求,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自身特色的中间业务品种。首先要拓展代理业务。一是扩大代收代付范围。向有稳定资金来源的企事业单位和税务部门拓展此项业务,如代收货款、劳务费、管理费、运费、租金和公用事业的水、电、暖气费以及各项罚款、税款等。二是代理发行有价证券,如代理发行政府债卷等。三是扩展代理中间业务,如代办保险、代理政策性银行或他行业务等。四是开展代理发放业务等。如代发股金、红利、各种补助款等。
其次要逐步拓展信息咨询业务。一是进行资信调查,即对客户制定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资信程度进行调查了解,向客户提供可以公开的数字和情况。二是受理金融咨询,即为客户提供国家有关法律、制度和金融管理政策,分析和预测利率和金融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兴办企业注册资金的验证和对工商企业进行评估等。三是进行投资咨询,即为客户提供投资活动所需市场、金融规章、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资料。
(二)深入开展市场调查。中间业务属中介性业务,其前提是接受客户委托。因此,发展中间业务不能一厢情愿,要适应客户的需要。首先要了解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只有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适时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才能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三)加强内部管理,促进中间业务规范发展。一是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组织领导。要将中间业务作为经营重点之一,落实到相关部门经营;要制定中间业务发展规划,落实经营措施,总结推广经验,加快开发步伐。二是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的各项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如建立中间业务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稽核制度、考评制度、授权制度等。三是加大考核奖惩力度。要加大中间业务在各项业务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考核的内容包括开办的业务种类、业务量和效益等,考核指标分为人均水平、市场占有率和中间业务收入占各项收入比例等。四是注重中间业务的风险防控。目前诱发中间业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如从业人员操作不当或工作失误、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带来信息不准确等,因此,应当建立预警机制,密切注视市场动态和客户情况变化,资金流动有无异常,手续审查是否齐全等情况,并据此做出风险判断和预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强化员工素质提升,完善服务功能。一是要提高人员素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适应中间业务品种多、业务跨度大、涉及范围广、知识密集的要求。应加强专业培训和举办专题讲座,通过引进人才、借鉴吸收,尽快更新金融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二是改善服务,提高质量。中间业务属服务性业务,在拓展中间业务时,必须彻底摒弃官商作风,以更好的态度和质量办理每一笔业务、迎接每一位客户,才能取得客户信任,才能使中间业务做大做强。
(五)加强电子化建设。当前的电子化建设既有投入不足、普及率低的问题,又有人才匮乏、软件开发不力的问题。因此,两方面都应该增加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集中财力加快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推广、网络的开通、普及及应用步伐,推进同业往来、转账交易、数据处理、信息传递和经营管理的全面电子化教程;再次争取以服务质量制胜。优质服务是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业务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要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
(六)强化宣传营销,拓展中间业务市场空间。要利用宣传单、横幅、媒体广告、上门宣传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以潜在客户为对象,对中间业务的种类、功能、使用方法和好处进行广泛宣传,并普及基础知识。只有让更加广大的客户对信用社的中间业务熟悉、认可和接受,建立和巩固扩大客户群体,中间业务才能得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