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茶叶市场同样面临冷酷的挑战。然而,安溪中国茶都市场在春季早熟品种乌龙茶上市之际,却是车水马龙,交易大厅人流如织,交易火爆。
实现开门红,同比大增幅
今春因雨量偏少,天气早转暖,安溪乌龙茶早熟品种上市提前一周左右。虽单产受影响,但安溪县委县政府抓茶业提升的一系列举措已在市场上初见成效。春茶的品质明显提高,低档茶叶明显减少。茶农经济效益也一路看好。据市场电子结算系统统计和批发商抽样调查,三月中旬新茶上市至今仅40多天,茶都市场的交易批发量就达2890多吨,交易额近3亿元,交易量同比往年增长25%,公斤单价增长15%,日发往全国各地的茶叶超70吨,这是市场逆势上扬的良好现象,究其原因是安溪铁观音品质世人接受,茶文化传播,市场开拓的结果,以致取得开门红的佳绩。
创业不停步,谋划新思路
安溪中国茶都茶叶市场自2000年底开业,历经八年磨炼,市场由3.8万平方米扩大到18万平方米,入住商家从200多家发展到1600多家,同时容纳三千多个茶农交易摊位,市场功能不断扩展,配套了电子结算系统、商务网站、茶文化博览馆、权威的国家级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茶文化配套环境和组织等系列服务设施。市场交易量、交易额从开业第一年3000吨、2.78亿元,实现两个周期三年翻一番后,近两年增长都保持2位数。2008年交易量达15000多吨,交易额13.8亿元。在成绩面前茶都一班人不自满,不固步自封,在县委县政府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的兴茶理念和“生态、健康、文化、品牌、素质”五大茶产业提升举措指导下,探索市场转型升级的各项措施从经营理念、配套设施、软硬环境、文化品位、品牌质量监督和良好服务提升市场功能,增强平台作用。
扎实练内功,实践科学发展
安溪是名茶铁观音发祥地、主产区。安溪茶都作为产地市场之所以能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长盛不衰,靠的是县委县政府对茶产业的一贯重视,从生态茶园建设、科技推广、制作技艺提高、质量安全监督、文化内涵注入、品牌打造、流通服务等从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通过培训、比赛、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茶产业市场的良性互动。以科学发展观和扎实的工作为基础,不张扬、不炒作、不招摇、不举旗,努力使产品保证质量、价格稳定,使安溪茶产业有序健康持续发展,深受消费群体的信任,赢得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