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小米是山西翼城县历史上四大名优特产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因其色黄、浆大、富含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并具有诸多保健作用,而被封为皇室贡品,享誉晋南,远销日本、香港和东南亚等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名优特产长期受生产成本和生产工艺的困扰,只有名牌声誉,没有名牌效益。2004年以来,翼城县隆化村引入合作机制,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引导谷农走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隆化小米”由民间产品转变为名牌商品。
建立新型合作关系
为使“隆化小米”这一传统名牌产品,在现时条件下得到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隆化村村委会组织了多次研讨会。大家一致认识到“大锅饭”时期的“集体生产方式”已经被历史证明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宜采用;而土地承包后的一家一户的生产,也被证明品种杂乱,没有规模,进入市场困难大。要想闯市场、增效益,只有寻求一种全新的合作生产方式。
怎样才能找到一条全新的合作生产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隆化村曾经成立过“隆化小米协会”。2006年3月15日在翼城县工商局注册了“翼城县兴隆合作社”,开始把专业合作方式引入小米生产。2008年3月改名为“冀城县隆化小米专业合作社”。通过制订“章程”和制度,进行规范经营,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建立了社员家庭生产、合作社集中销售的合作关系,引导农民向市场经济迈出了一个大步子。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合作社吸纳了260多名谷农参与,显示了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较强的发展生命力。
打造精美商品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品牌才能占领市场,提升商品附加值。隆化小米专业合作社第一次参加广交会试销散装小米,一元一斤都销不出去,而当时山西的“沁州黄”小米却因带包装上市,8元一斤被抢购一空。从这以后,合作社决定开发自己的品牌,去跻身小米市场。经过一年多攻关、研制,终于“隆化垣”牌三大类十多种产品问世了,2007年,合作社在国家工商局完成了“隆化垣”商标注册,并通过互联网对外进行了信息传输,并且生产商品米5万斤,实现产值11.5万元,创造经济效益9.75万元。
现在,隆化小米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除本村9个自然村外,还吸收了周边南吴西沟、东西史村、寨里、北张、三中王和东亢、辽寨河等村的谷农参加。合作社现有社员人数已达340余人。从2005年至今,合作社共为入社社员创造直接经济价值40余万元,不但使入社社员从中得到了经济实惠,而且也使广大谷农看到了走联合发展的光明前景。
随着入社谷农的不断增加和原料生产能力的提升,合作社决定加强科技培训和设施建设。据调查分析,仅晋、豫、秦、内蒙四省区的大中城市,每年约需小米2000万公斤,市场供不应求。合作社力争三年内使入社社员达到1000人,种植基地扩大到1万亩,小杂粮扩大到3000亩。为了实现“合作社+农户+基地”这一形式的有效运转,使合作社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农户向合作社提供原产品,合作社向市场提供新产品,并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小米精包装、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上作文章,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隆化特色的小米和小杂粮种植面积,鼓励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把“隆化小米”这一传统优势产品真正做大做强,真正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