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横扫全球,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也逐渐显现,许多中小企业在经营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应该怎样做好自己的信贷管理工作,既保证信贷业务正常开展,同时又保证贷款的安全性,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是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信贷政策。应该说,在现今金融危机下生产不受影响的企业都可以大胆的进行支持,特别是主动创新求变型企业。应该采取评级授信等方式,抓住发展的有利机遇,注资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支持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对受危机冲击影响强烈型的企业,在贷款上应谨慎对待:如果企业要求发放新贷款,注资解决经营困难,要重点考虑其对危机的应对能力、产品今后的销售预计,尽量发放抵押贷款;如果企业已有贷款,应稳定其贷款规模,既不增加新贷款也不要急于压缩其贷款规模,而是看其生产经营情况和具体的应对措施、成效,及时监督其财务信息变化情况,根据企业的生产确定是压缩贷款还是再增加新贷款。
二是要利用好相关的管理政策。我们要利用好利率定价政策,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努力提高抵押担保贷款占比。对抵押担保类贷款利率实行优惠利率,对优质客户可适当放宽,适当下调利率,支持其发展。在投向上把好关口,禁止向“淘汰类”、“禁止类”及不符合环保政策要求的企业发放贷款,对超比例贷款加大压缩力度,以第一还款来源为基础。
三是要做好贷款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测工作。在金融危机下,要把贷款企业的经营情况监测作为保证资产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彻底摒弃“重发放,轻管理”的思想。要重点加强对存量贷款管理,逐户进行风险分析认定,做到对风险识别的及时预警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及时执行。
此外,要继续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定工作,根据企业的资产状况、信用情况和贷款需求量,做好信息搜集和企业的筛选。
四是要把基础项目建设作为贷款营销的新重点。在国家、地方政府进行的供热、供水、供气、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村信用社要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以牵头组织社团贷款或参与发起银团贷款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基础建设工作,并把这一工作作为一个新的营销重点。
五是要积极探索“三农”贷款管理方式。农村经济政策带来了机遇,也对农村信用社的“三农”贷款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拓展力度,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方便农民办贷。继续搞好“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在对农户服务中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阵地,构筑支农营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