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5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网工程”火了农村市场

□ 马桂祥 宋晓东 张 勇

  2006年“新网工程”启动以来,江苏南通市各地供销合作社在各乡镇、行政村纷纷建立中心超市、为农服务社,以专业公司为龙头、乡镇超市为依托、为农服务社为终端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建成。2008年,全市通过“新网”完成农副产品收购28.3亿元、农资销售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45.8%,主要经济指标全省领先。

  小超市 大连锁

  徐娟,通州新坝镇和盛农资连锁店经营户,靠自家不到100平方米小超市,年销售农资70万元。“这多亏了和盛!”徐娟说,“睢宁县农药厂生产300毫升‘辛硫磷’,成本价是4.5元,农资公司批发给我是6元,我卖8.5元,这个价格农民都觉得有点贵。通过加盟和盛农资连锁店,进货价降低到4.5元,我卖6元,质量没变,价格却低了不少,销量自然上去。”徐娟介绍说,她这个店在加盟“和盛”前每年销售额最多不过二三十万元。

  上拓资源、下扩终端,积极打造农资物流供应链,使“和盛”等一批农企龙头发展强劲。2008年,“和盛”销售达1.7亿元,实现利润330万元,成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网工程”和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获国家“新网工程”扶持资金近100万元。

  顺应农民在家门口买廉价、质优“放心农资”等多层次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大力创新现代流通连锁业态 ,是“新网工程”得以快速推进的根本原因。据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县级社共有农资连锁企业8家、配送中心46个、连锁网点1973个。

  但类似“和盛”的龙头企业仍然偏少,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带动力不强。

  一网多用有前景

  “新网”新还新在“六用”。这项包罗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非处方药等六大类商品和服务,几乎囊括了农民所有消费需求的系统工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2007年至2009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3年均要求加快‘新网’建设,当前农村市场又处在消费环境加快改善、需求结构快速升级的黄金时期,农民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机遇难得,不容错过。”这成为全体供销人的心声。

  在通州,市政府将“新网工程”纳入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求所有村建办的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必须建有农资农家店和日用品超市,并从专项资金中安排20万元,连同申报获得“新网”工程建设资金150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专项补贴资金400多万元,快速布点、成网。通州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曹进介绍,目前农资网、日用品网市场覆盖率分别达80% 、40%,年实现连锁经营额8.5亿元。连锁店不仅保障了农民的消费安全,而且帮助农民每年降低农本400万元,使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流通服务。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辟新空间,是“新网”建设的“意外”收获。据通州供销合作社统计,“新网”为农民安置就业岗位4000个,年增加收入3500万元。装运商品30万吨,年增加劳务收入300万元,合计增收3800万元。

  但这还不够。金典花炮公司今年计划发展加盟店50家,向村公共服务中心延伸,向社区延伸,向外县市延伸。宝鑫再生资源公司与省苏物联公司、通州经济开发区合作投资新建“南通再生资源交易中心”,集回收拆解、简单分类加工和配置资源流向为一体,首期占地面积40亩,二期100亩,方案已获批。 

  在如皋,品德超市农家店与为农综合服务社建设相结合,打破便利店经营加工食品等局限,为农民提供代充电话、手机、水电煤气费,代卖彩票、报纸、杂志,代收邮件、代发传真等服务项目,一网多用。同时,借鉴“文峰满意工程”模式,售出商品不满意便退换。总经理马亚梅介绍,品德门店遍布如皋的20个镇和129个行政村,去年销售及配送总额达到1.78亿元。

  “经纪”  助农

  “刘经纪来了!”4月22日,通州市刘桥镇蒋一村储汉成老汉一见到经纪人刘建东,热情地打着招呼。“去年你送来5袋尿素、5袋复合肥,又收了1.5吨小麦,省了我多少麻烦!”储老汉年过七旬,儿子、儿媳均外出打工。“卖难买难,经纪人一来就不难。”

  无论是“大连锁”还是新网“六用”,都离不开经纪人穿针引线。

  刘建东递给笔者的名片上“江海河收购批发中心”的名头不小。“我每年9月、4月送化肥下乡,空车打转就收稻麦,稻麦麸皮加工饲料,再卖给农民。”“他是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组织评选的十佳农产品经纪人候选人,年收购稻麦6000多吨,相当于一个供销合作社!”通州市供销合作社主任曹进介绍。

  省了人工不算,经纪人如何助农?曹进算了笔账:“储老汉尿素每包105元、复合肥80元,各5包合计925元,约比小贩便宜60元,小麦每公斤1.76元,粮贩最多1.5元,1500公斤就多了390元,合计450元。”

  在农村流通网络尚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的历史条件下,经纪人作用不容忽视。在“新网”建设中,提升经纪人素质、根除在流通环节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等问题,至关重要。葛志华介绍,在开展市“十佳”评选、强化正面引导同时,成立经纪人事务所,进行行业自律,是又一手段。眼下,南通市农产品经纪人流通协会刚刚成立,首批来自南通各县(市)的58名农民经纪人通过培训考核,取得了经纪人执业资格。不合格者不得从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