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5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邮储银行:不再做“抽水机”

□ 臧洪菊

  “近年来,邮储银行逐步加大对‘三农’和微小企业的服务力度,截至今年4月23日,在全国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40亿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陶礼明说。

  邮储网点多,但由于以前的邮储银行只存不贷,因而被斥责为农村里的“抽水机”。陶礼明口中高额的支农数字和掷地有声的支农决心委实让旁观者难以将邮储银行与“抽水机”的名号联系到一起。

  实际上,邮储银在2年前便已开始着手洗刷“抽水机”的“恶名”。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一号文件”形式提出,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拿到银行牌照后,邮储银行首先推动的是主要面向农民的小额、零售、个人的信贷服务。

  对于邮储银行为何在成立后把小额信贷业务作为率先发展的业务,陶礼明给出的解释是,希望利用二十多年积淀下来的零售客户、优势和经验,把支持三农的贷款服务办起来,并尽快地依靠农村网点向农村返还资金,给农村‘输血’。

  从行动上看,邮储银行的三个大动作也在表明着其支农的决心。

  动作一,邮储银行发放小额贷款,不以额小而不为。为强化服务三农的功能、满足县域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邮储银行于2008年面向全国正式推出了小额贷款业务,截至今年1月底,该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已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邮储网点开办,累计放贷50万余笔,金额达300多亿元。2009年,该行的计划是将小额贷款业务做到500个亿,并建立起专门的省、地、县级邮储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部。动作二,邮储银行的涉农中间业务在逐步增多。如今,邮储银行代发养老金、代缴水电煤气费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间业务数量已达40余种。动作三,回流农村累计资金量有了切实性的增长。截至2008年底,在邮政金融网络吸收的2万多亿元存款中,通过银团贷款、协议存款、债券投资等多种渠道实现资金回流农村累计发生额7000多亿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