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南区南滨河路支行为马连道茶商孙先生提供了一笔10万元为期1年的无质押信用贷款。利用这笔贷款,孙先生南下广西,又加紧补购了一批市场热销的新茶。
孙先生告诉记者,从申请之日到拿到贷款,仅仅用了一天时间,而且手续简便,省去了奔波贷款的辛苦和烦琐,无需任何抵押就解了燃眉之急。折算下来,10万块钱的贷款,一年利息为8700元左右,大大低于民间借贷的成本。
急中小茶企之所急
与孙先生一起贷款的,还有2家企业。他们组成一个联保小组,每户都从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中申请到了10万元贷款。往常,在稍纵即逝的商机面前,如果遇到资金缺口,孙先生总要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借贷互助组借支,“主要是图个速度。现在提供的这项贷款业务,有了民间借贷的速度,同时弥补了民间借贷成本过高的问题。以后就尽量少用借贷互助组的资金,多从银行贷款吧。”
在全国茶行业中,像孙先生一样的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贷款难——贷款无门,审核苛刻。难在哪里呢?难在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与银行贷款审核不对口。中小企业由于可抵押的固定资产少,同时自身管理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的财务记录,很难取得银行的贷款信任和资质。
由于资本金欠缺,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小企业主常常眼看着好好的商机白白流失。为了弥补资金短缺,他们往往转向民间互助借贷甚至“高利贷”。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还因为缺少严格的借贷条文,容易滋生债务纠纷。
在我国茶叶流通领域,多数茶商都是白手起家,缺少雄厚的资本和企业固定资产。由于主要做零售业务、缺乏系统的财务知识,资金账户也显得不规范。另一方面,茶叶是季节性和时效性比较强的行业,当商机来临时,对资金的快速需求尤其显得迫切。茶叶流通行业是中小企业扎堆的行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茶叶商人都有切身体验。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由北京市宣武区政府和马连道茶叶协会牵线搭桥,邮储银行南滨河路支行在马连道开始推行小额贷款业务。只要3家企业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不需任何抵押担保,每个企业都可以申请10万元以内为期1年的小额贷款。审批时效快,当日申请,最快次日、最慢三日内即可放款。据该支行行长张松林介绍:“这是邮储银行2008年12月份开创的新业务。自今年2月份在马连道开始推广以来,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已经放贷20多笔,累计200多万元人民币。”
多方看好无抵押小额贷款
在茶叶行业,马连道是第一个推行这种业务的中小企业集中地。张松林说:“我们希望能与茶业协会、区域主管部门、茶城等机构合作,发挥协会等单位熟悉企业和市场的优势,建立一种成功的合作模式,希望既控制了放贷风险,又方便了中小企业融资,将这项便捷的贷款业务在马连道中小企业和茶行业中推广开来。”
此前,南滨河路支行已经在中小企业云集的北京南城服装交易中心——大红门服装市场,开展了一系列业务。不过,因为邮储银行在大红门服装市场有自己的营业网点,熟稔企业状况,风险控制相对较好。张松林说:“与服装行业的中小企业相比,茶叶企业的放贷风险相对较小。服装行业的流动性比较大,中小企业的淘汰率相对较高,有多年经营业绩的中小企业也不见得永葆平安。茶叶行业,经营时间超过三年的中小企业,一般不会有倒闭的风险,银行的放贷风险也就较低。”
不过,不少中小企业也反映,希望银行能进一步减低利率,延长贷款期限,增加贷款额度,开展利用铺位租赁期贷款。马连道地区的小额贷款业务,目前最高限额为10万元。根据邮储银行总行的规定,部分地区小额贷款业务的最高限额为20万元。张松林说,马连道中小企业的放贷业务刚刚起步,还处在试探和不断修改阶段。在建立一套成熟的放贷模式后,会适当作出更改。
除了推介银行小额贷款外,为了改进马连道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宣武区政府还将推出一系列新的措施。在2009年北京马连道国际文化节期间,北京市宣武区官员曾经表态,将由政府出面协调,建立一家专业的放贷公司,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结合行业协会推荐和银行信用等级评定,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贷款业务。
马连道茶叶协会会长赫存道说:“马连道等各地茶叶特色街,经商的硬件设施已经非常成熟。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以及当地政府机构,应该多从贷款融资、招商营销等软环境上改善服务,促进茶企和茶产业更快发展。无抵押小额贷款业务,是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