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今天,我们放飞了激情与梦想,五年后的今天,我们收获着成功与希望。五年的风雨,我们练就了搏击长空的翅膀;五年的奋斗,我们铸就了农信事业的辉煌!”
回首五年,吉林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高继泰感慨而又自豪。
五年,对于吉林农村信用社近60年的历史而言,不过是弹指的一瞬间。然而,就是在这短暂的时日中,吉林省农信联社改写了历史、铸就了辉煌,让吉林农信社完成了一次“凤凰涅槃”式的重生,铸就了让吉林信合人为之骄傲的“辉煌五年”。
发展篇:挽狂澜 不负众望
2004年5月20日,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成立。使命,任重而道远。它将挑起的,是引航一方信合发展的重担,它将续写的,是整个吉林的“信合史”。
戮力同心,努力拼搏,吉林省信用联社及其麾下的2万吉林信合将士果然不负众望,他们结束了吉林信用社连续16年的亏损历史,走上了持续增盈的道路。一个个代表改革成果的数字彰显着吉林农信联社领导班子的睿智、胆识和魄力。吉林的“信合史”上,开始录入篇篇华章。
华章一:增加存款规模,壮大资金实力。为了增强发展实力,吉林省信用联社要求全省农信社按照商业化运作模式, 通过增设城区营业网点、筹集资金回流农村、延时服务、激励政策倾斜、与县(市、区)政府合作开展政务大厅建设,吸收政府对公存款、优化存款结构等措施,大力组织资金,实现了资金自给,扭转了靠拆借资金发放贷款的被动局面。截至2009年4月末,全省农信社存款总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59.8亿元,是改革之初的3倍。
华章二:增加贷款规模,提高盈余能力。2002年末,吉林省全省亏损挂账高达59.8亿元,正常贷款科目中还隐藏了大量的不良因素。该省联社党委抓住国家延长减免税政策的有利时机,坚持用加快发展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06年下半年,该省联社正式实施“三年补亏”计划,并推行“近期占领,远期站稳”的市场战略,通过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盈余能力,消化历史包袱,促进了信用社的良性发展。3年累计发放贷款1583.6亿元,实现利润51亿元,弥补亏损31.4亿元,占改革之初亏损挂账余额的43%。剔除接收城市信用社增加亏损9.9亿元,全省历年亏损挂账降至16.5亿元。
华章三: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在这方面,该省联社一方面完善业务流程,层层审批,规范操作,对贷款损失率和不良率进行控制,严把贷款投放质量关。另一方面下大气力盘活不良资产。2008年,全省集中开展了不良贷款还原工作,通过逐笔核查,绝大多数不良贷款还原到本来面目,做到了对外确权,对内认责。借助省政府对农信社清收不良贷款给予的大力支持,该省联社抓住时机,要求各农信社加大工作力度。赫赫战绩。当年全省农信社便清收不良贷款56亿元,5年累计收回不良贷款168亿元。
此外,还将100家不良贷款占比较高的基层信用社确定为“高风险社”,进行综合整治、动态管理,逐社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在班子建设、员工管理、贷款投向、不良贷款清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采取省市县三级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包保等方式,限期改变面貌。目前已有28家顺利“摘帽”。
支农篇:为三农 不遗余力
“我们以阳光般温暖的双手支持三农、面向社区、服务城乡,与农村、农业、农民相互依存,共同成长,共铸辉煌,携手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吉林省农信联社在企业文化中强调的一句话,更是该联社用行动积极兑现的一句承诺。
为了培育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吉林省联社连年组织基层农信社开展“送金融知识进农家活动”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当地农民了解了农信社、掌握了金融知识,而且为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信用意识、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全力满足广大客户的资金需求,吉林省联社要求全省农信社在贷款投放的顺序上,坚持先小额、后大额,先粮食、后其他,先农村、后城区的原则;在客户选择上,只要有合理贷款需求、在信用社没有不良记录的农户,都给予贷款支持;在贷款额度上,根据农民的综合还款能力,逐步提高授信额度,单户农户最高可获得10万元的贷款。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吉林省农信社着重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例如,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简化办贷手续;改变传统的春贷秋收的经营模式,常放常收;根据粮食、畜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周期确定贷款约期,减轻农民还贷压力;对因农灾不能按期还款的农户,允许其办理展期,并给与特殊贷款扶持;创新信贷品种,开发劳务快车、子女就学等消费贷款,并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了菌农乐等信贷产品;信贷支持人参、食用菌等专业基地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等。此外,该省联社还积极从业务指导、结算渠道、电子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改进服务手段。
经过不懈努力,5年间,全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农业贷款1485亿元,占全省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0%以上;贷款农户达267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0%,户均贷款1.46万元,增长102%,基本满足了全省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实现了农信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
“五年来,我们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聚精会神地经营‘三农’领域,打拼出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战场,开创了农信与‘三农’共赢的新局面。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吉林农信都一定会牢牢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绝不动摇!”高继泰理事长说道,坚定的语气不容半点置疑。
展望篇:创新局 阔步前行
“回顾过去,吉林农信社靠求真务实、靠开拓创新、靠奋力拼搏,开创了吉林信合发展的新局面。展望未来,吉林农信社将高举科学发展大旗,坚持“三农”服务方向,以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为中心,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现代化金融企业为目标,不断向农村商业银行迈进。”谈及未来的发展,理事长高继泰信心满怀。
展望未来,浮现在吉林省农信联社和全体吉林信合人心中的,是一幅宏伟蓝图:大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70%以上的县级联社达到商业银行标准;全方位拓展业务领域,经营规模保持全省金融机构领先地位,在完善丰富业务品种,再造业务流程,大力拓展银行卡、外汇、融资、债券、理财等新业务,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资产质量,坚持审慎经营,强化管理、规范操作,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加大清收力度,确保不良贷款绝对额和占比实现双降,用3-5的时间实现五级分类不良率达到省内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努力提升企业文化层次,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体系,深入践行“至诚至善,自律自强”的企业精神以及“立社为公、以社为家、爱岗敬业、忠诚奉献”的认知文化,打造百年老店;着力打造高素质团队,通过自我学习、高端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锻造出一支银行家的队伍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展望未来,新的起点已在脚下延伸。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造福千百万农民。日新月异的吉林农信社,将在迈向现代化农村商业银行的征程中阔步前行,为吉林省信合事业的发展撑起一方明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