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农信社推出支农服务新举措:“出国劳务通”帮农民赚“洋钱”

□ 本报记者 孙思磊 通讯员 王国政

  家住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肖村的姚胜华听说出国打工赚钱多,便打定主意出去闯闯。但一时又拿不出外派劳务公司列出的培训费、护照签证费、保证金等高额前期费用,急得他团团转。当地农信社推出的“出国劳务通”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拿到护照签证后,农信社经过考察,当天就给俺办理了4万元贷款,还有利率优惠呢。”谈到农信社对他的资金支持,姚胜华喜不自禁。

  姚胜华只是山东农信社去年推出“出国劳务通”业务后,全力助推外派劳务人员外出务工的一个缩影。到目前,全省农信社已累计发放“出国劳务通”贷款3337笔,金额1.6亿元,一年可为外派劳务人员增加收入20亿元,帮助3000多个家庭脱贫致富。

  山东是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大省,对外劳务合作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全省经商务部批准公布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72家,外派劳务基地29家,每年外派人员4万余人,外派劳务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领域涉及电力、石化、路桥、采矿等多个行业。

  外派劳务业务的快速发展,对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明显。但前期高额的培训费、交通费、护照签证、保证金等费用,对本身就因经济困难而需通过出国(境)打工赚钱的外派劳务人员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许多有技术、肯吃苦的青年农民、技工及大学毕业生等,由于无法筹集高额的前期费用,对出国务工致富望而却步。山东农信社组织人员深入调研,及时研发出市场急需的“出国劳务通”业务。

  “出国劳务通”业务是针对全省广大外派劳务人员量身定做的一款集人民币贷款、本外币存款、结售汇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品种。包括向获准出国(境)从事劳务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其解决出国(境)初期费用的人民币贷款业务;出国劳务人员或其它个人通过农信社系统的外汇业务渠道进行汇划、结算、汇兑、储蓄等业务的个人外汇业务。

  目前,山东农信社已有部分网点开办了外汇业务,能够办理的币种包括美元、日元、欧元、港币等。对已经开办结售汇业务的县级联社,辖内的外派劳务人员可在其指定的营业网点同时开立人民币储蓄账户和外币活期储蓄账户,国(境)外合法收入可经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汇款路径直接汇入指定账户;对尚未开办结售汇业务的县级联社辖内的出国劳务人员,可在当地农村信用社指定营业网点开立人民币储蓄账户,按照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汇款路径汇入的外汇款项结汇以后直接存入该账户,汇入资金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本息。

  山东省莒县刘官庄镇兰官庄村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村民经济收入渠道较少。农村信用社开办“出国劳务通”业务以后,该村青壮年出国务工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信用社及时为其发放外派劳务贷款。目前该村约60人在日本、韩国等国打工,信用社共为其中26人发放外派劳务贷款89万元。中楼镇河峪村村民柳俊友,到澳大利亚打工,需要各种前期费用约10万元,农村信用社为其发放5万元的出国劳务贷款,帮助其解决了前期费用难题。在其出国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及时将打工收入分次汇入国内,不但还清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并且将剩余资金全部存入农村信用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