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信社中间业务品种较少,市场份额较小,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影响了农信社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经济日益活跃的广大农村,发展中间业务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正视市场,实施创新战略
根据农信社中间业务管理现状,应加大创新力度,分层推进。
创新机制。要建立专门机构对中间业务进行统一的、日常的归口管理与协调,负责与社会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协调业务关系,负责全辖农信社中间业务新品种的研究、开发、设计、宣传与推广,以及系统业务的协调与管理等。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综合考核体系,将开展中间业务的种类、数量、带来的存款收入特别是直接的收益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责任目标一同进行考核。
创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强化中间业务产品开发,致力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中间业务品种。继续做大做强代收代付业务,不断开发代收电费、水费、有线电视费、代卖车票、飞机票等业务。同时开展为各类企业代发工资、养老金、下岗职工解困金、失业救济金、医疗保险金等各种代收代付服务。拓展银行卡功能,提高银行卡的利用率,提供贷款融资、代收代付、网上银行、银证转账等多元化服务功能。
创新人才。重视中间业务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中间业务的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工程、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管理和业务操作相兼容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要在县联社以上行业管理建立科技人才库,专门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为农村信用社源源不断地输入人才,变人才优势为竞争优势,确保农村信用社人才济济,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瞄准市场,实施竞争战略
农信社发展中间业务起步较晚,要想迅速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现阶段只有推出超前的产品,抢占制高点,才能有一席之地。
组建财务顾问机构,充当五大层面的顾问师。一是当好信用分析师,建立企业和农户信用等级确认体系,为客户提供信用咨询。二是当好投资评估师,开展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评估,帮助客户搞好工程概算,测算投资回收期。三是当好理财规划师,主要帮助个人客户理财,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四是当好“精算师”,帮助客户参与证券投资,学会进入资本市场审慎投资。五是当好信息咨询师,为客户提供国家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脱贫致富实用技术的咨询服务等。
成立专家理财部门,全力开拓两大市场。一是为特定客户量身定制理财报告,对长、短期投资专做规划,对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进行组合,依据风险承受程度、心理预期等因素编制“信金套餐”。二是营销人身意外保险、年金储蓄、投资基金等,通过一站式服务营销全面推向柜台,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
细分市场,实施品牌战略
农信社要在城区、集镇、乡村三个层次上实行差别服务,将城区建成龙头网点,将集镇建成辐射网点,将乡村建成阵地点,与支持“三农”政策对接,实施不同的品牌服务策略。
城区农信社要铸造中间业务的金字招牌,为辖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氧化剂。以传统业务为基点,大力拓展自助银行业务,装备自动化取款机,发展综合理财业务,打造成集代理收费、代理保险、代理承销和兑付债券、代理财务顾问于一体的“金融超市”,扩大中介业务服务圈,培植新的创利支撑点。
集镇农信社要塑造中间业务的大众品牌,为农村集镇建设注入催化剂。以集镇业务为主体,大力推进综合业务网络“一本通”,既发展定期与活期存款的一折通业务,又开展全省网络内通存通兑业务,打包组合构建一批“金融便利店”,促进农村与城区服务的互补互通。
乡村农信社要营建中间业务主导名牌,为新农村建设增添粘合剂。以巩固农村阵地为核心,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利用地缘、人缘、物缘优势在万户、千点、百店中推广存、取、贷、汇的一本通业务,让乡村百姓受惠,在百姓心中刻成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