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合肥市社“暖心工程”惠及全体职工

□ 本报驻安徽记者 王 勇 通讯员 凌 玲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的金融危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合肥市供销社攻坚克难、锐意改革,实现销售30.5亿元,实现利润1152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0%和22.9%,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合肥市供销社以“关爱民生、共享成果、凝心聚力、和谐发展”为宗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全体职工的意见和办法,切实解决了一部分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生活水平,被大家形象地誉为“暖心工程”。

  合肥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有离休干部70多人,平均年龄近80岁。由于年老体弱,医药费发生额呈较大幅度上升态势,去年一年共发生医药费210多万元。为解决以往存在的老干部医药费不能得到及时清欠的问题,市社通过压缩机关经费、加大社有资产盘活力度等措施,设立了专项资金,确保老干部医药费及时足额支付,受到了老干部们的一致好评。为彻底解决市社系统近2000名退休职工的医保问题,合肥市社下大力气筹措资金,为上述人员一次性缴纳了医疗保险统筹金,消除了退休职工的后顾之忧。在出台的“暖心工程”中,市社决定从2009年起,每年从社有资产收益中拿出5万元,建立帮扶救助特困党员专项基金,重点救助本系统企业特困党员,同时建立特困党员台账,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能够及时送到每一位特困党员家中。“暖心工程”还包括在职员工生日送蛋糕、离退休老同志过寿送祝金、传统节日走访慰问等内容,涉及群体和覆盖面广泛,慰问金标准较高,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市社系统营造了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今年5月初,合肥市社在前期较大幅度提高全体员工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又制定出台了《关于稳定直属企业职工劳动关系和收入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形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促进企业发展和保障职工权益有机结合起来,支持、鼓励和引导劳动关系双方相互合作,共渡难关。在充分尊重企业劳动用工自主权的前提下,要求各直属企业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按照合肥市政府提出的“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要求,在2010年底前做到“不裁员、不降薪、不拖欠”。意见还明确要求,各企业要努力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关注特困群体,努力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要利用特别时期积极开展职工职业培训,提升职工的技能素质,为企业走出困境和实现新发展储备技能人才,确保企业和谐、科学、持续发展。

  通过打造“暖心工程”,合肥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离休干部、内退职工等各类群体都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来人或来电反映问题的现象也明显减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