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古朴造型颇为奇特的茶壶缓缓溢出白色的水雾,水雾飘散,淡雅的茶香随之弥漫开来。信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感受滑过喉间的那股醇香,甘玉祥背靠椅背,显得十分舒适。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手中的茶杯上,自斟自饮之间,藏茶的独特韵味被他品得淋漓尽致。
闲时品藏茶,忙时制藏茶,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甘玉祥与藏茶打了几十年交道,可谓缘分不浅。最令人称奇的是,他通过对藏茶数十年的潜心研究,提出“藏茶汉饮”的思路,并在自己企业一改藏茶数百年的传统制、销方式,成为雅安藏茶产业改革发展的传奇人物。
续写家族制茶篇章
甘玉祥出生于藏茶世家。1992年,他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从父辈手中接过了传承与发扬藏茶传统制作工艺的旗帜,创办了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
“我们家制作藏茶已经有4代,不能在我这里断了。”甘玉祥的父亲甘绍郁,一辈子从事藏茶事业,早年率领家族,在家乡雅安以西的新开店,创下了很大的家业。新开店为茶马驿站,客商往来,颇为热闹,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第一站”。这份家业正是如今的雅安雨城区多营镇的甘氏茶庄。
公司成立之初,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品质和销路。雅安是传统的边茶生产基地,甘家又是制茶家族,生产的藏茶品质是足以保证的。但甘玉祥却认为,传统藏茶基本属于“粗放型”,缺少高端产品,缺少精品;藏茶市场单一,发展潜力受阻。
生产精品对于甘玉祥的企业来说,并非天方夜谭,毕竟几代人的经验在那里摆着,但扩大市场这个想法,连甘玉祥自己都觉得吃惊,更别说从何下手了。
“甘总做事有个习惯,喜欢思考,敢于创新。”跟了甘玉祥多年的员工这样评价。研究、实验、鉴定……考察、调研、思考……10多年来,甘玉祥如同苦行僧一般,不断积蓄能量,致力于藏茶新产品的开发,陆续将单一的藏茶产品增加到了50余种,形成了健康品饮、旅游收藏、房屋装饰三大系列产品,分别针对高、中、低消费层次的人群。目前,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可年产藏茶上万吨,产品远销德、法、日、韩、尼泊尔、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蜚声海内外,在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第一家成为省级龙头企业的藏茶企业。
总结自己的得失,几年前,甘玉祥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提出“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作”的发展思路,从此,雅安藏茶开始挣脱传统经营思路的禁锢,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外更加广阔的市场。
创新思路 开拓市场
2008年底,在“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创新人物评选活动中,甘玉祥成功入选。此次“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创新人物评选全省仅获评10名。
“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作”发展战略思路,改变了千百年来藏茶只供藏区的历史。面对现代市场,甘玉祥在对藏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藏茶丰富的营养价值不仅适合在高原上生活的藏区同胞,而且也适合生活节奏很快的现代人。“同饮一壶茶,共爱一个家”,藏茶不仅是藏区同胞的民生之茶,更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健康之茶。
藏茶从单一面向藏区市场到面向内地市场,乃至国内外市场,不仅消费者数量剧增,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幅度提升。
身为企业总经理的甘玉祥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名商人,更多的时候,他把自己视为一位热爱雅安藏茶的普通茶人。他常说:“我做企业的目的是将藏茶工艺发扬光大。我的使命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藏茶,倾心藏茶。”出于这样的目标,甘玉祥常常站在雅安茶产业发展的高度,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雅安藏茶产业的发展。甘玉祥曾组织省、市多名茶界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对藏茶产业进行调研,联名向有关部门反映藏茶产业生存现状。市场转型初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藏茶,甘玉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人们展现藏茶悠久的历史、上乘的品质。同时,他还顶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尽可能地为雅安藏茶做市场宣传。
如今,健康饮品雅安藏茶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喝藏茶已逐渐成为风尚,但甘玉祥的藏茶梦才刚刚开始。他说:“藏茶市场的成功转型只是藏茶产业发展壮大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提高雅安藏茶的知名度,他希望能够和其他藏茶兄弟企业一起合作,真正让雅安藏茶馨香四海。”
研发多元化产品
甘玉祥在藏茶制作工艺上的研究成果不可小视。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技术革新,从茶叶采摘、杀青方法、发酵温度和湿度,以及产品的外形等方面进行改进。
甘玉祥常说,藏茶产业要取得持续性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推出新产品。正因为如此,2007年10月,在甘玉祥的倡导下,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雅安市茶业协会、雅安茶界专家、文化界知名人士携手组建第一家藏茶研究中心。雅安藏茶产业开始走上科技发展之路。
2008年5月,在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与藏茶研究中心通力合作下,口感醇厚的散藏茶研制成功,填补了散制藏茶的空白。散制藏茶研制成功,对于改变藏茶传统饮用方式、赢得新的市场具有开拓性意义。
过去,藏茶是要熬着喝,甘玉祥改良后的新藏茶可直接冲泡饮用,方便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的特点;其次是产品外形创新。传统藏茶的外形特征是紧压成砖形,故名砖茶,最小的500克,大的2500克,改良后的小方块仍保留砖形的传统风格,但重量只有6克,且精致美观,像一块黑色的巧克力,既便于携带,饮用起来也相当便利。
当然,随着藏茶品种的丰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升。如今,甘玉祥和他的员工们仍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现已申请国家专利三项,发表了《从茶马古道谈藏茶汉饮》和《弘扬藏茶传统文化,引领藏茶健康思想》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