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期的“安全话题”又有很多热心读者积极参与,给我们来信谈了自己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我们从中选了几篇刊登。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看法,可以继续给我们来信参与讨论。
安全话题:据说现在“手指口述”的工作方式在全国推广得很广,它是一种从日本引进的安全确认方法,是让员工将安全操作形成习惯,从而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很多基层工人对“手指口述”的安全保护作用都很有体会,希望大家可以说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
读者张仕德:
我觉得“手指口述”后我工作起来更有安全感了。
我们矿是在今年春节开班后开展了“手指口述”活动。活动开展后,矿上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煤矿职工安全生产“手指口述”操作要领手册》,还给我们安排了老师。这次我们不是像以前那样对书本照读照搬,而是让老师分专业对口到基层班组,对采、掘、机、运、通等主要专业线,14个特殊工种进行指导、排难、解惑。我们工人都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学起来也很有兴趣。在进行了操作要领知识的学习后,我们还进行了摸拟考试,考试不过关的,还要再次学习,直到应知应会和“手指口述”准确表达为止。我是第一次考试就通过了,因为我觉得学这个很轻松,跟岗位操作结合得很紧密,而且确实可以提醒我安全操作。
“手指口述”活动开展后,我不但加深了对《煤矿三大规程》中要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还提高了操作技能,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了。
读者欧阳宝塔:
现在“手指口述”确认法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了。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就是搞形式、摆花架子,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可随着活动的深入,我在了解了“手指口述”确认法以后,才渐渐体会到了这种确认法对我们的安全操作确实有很大地推进效果。它不但让我们在工作中达到了人、机、环、管相统一的境界,增强我们自主保安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区队班组现场施工安全质量、有效避免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我们矿是先在每个专业确定了党员示范岗位进行先期试点。在区队、班组之间积极开展创建手指口述“党员示范岗”、“手指口述”共青团流动杯竞赛、争创“手指口述”模拟岗活动,还制定了详细的竞赛办法,进行观摩交流互动,慢慢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最终形成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规范运作和不断提高的浓厚氛围,让“手指口述”确认法成了习惯。
安全话题:5月6日下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煤矿班组建设座谈会暨“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启动会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指出,加强煤矿班组建设,是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煤矿企业,要进一步认清煤矿班组安全基础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认识新时期煤矿班组安全基础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加强煤矿班组安全基础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下大力气切实加强班组安全基础建设。
读者宁建民、杜娟:
我觉得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抓班组安全管理,而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就要“说到、做到”。
“说到”要及时、恰到好处。说得及时就是要加强安全信息管理,将一些好的安全想法随时公布,使一些好的建议及时得到落实。说得恰到好处就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说到”的过程变成安全思想教育的过程。如有的单位把以往伤残的员工请到台上,向在职员工现身说法;每次发生事故或违章都在现场进行直观培训,针对员工愿意摆功不愿讲过的心理特点,召开摆功会,从正面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等等,这些都是说的技巧。
“做到”要坚持“三点”。一是坚持履行责任,保证班组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二是坚持执行制度。在班组安全管理过程中狠抓制度落实,不留水分,不打折扣,不搞特殊,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坚决按规定给予严肃处理。三是坚持严格考核。班组要建立安全考评体系,收入、政绩要严格与安全挂钩,形成班组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的良好局面。
班组管理工作只有“说到,做到”,才能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位;才能使班组安全管理更加有效,推进班组安全生产的持续发展。
读者张菊香:
我觉得要搞好班组安全,班组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一定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具备一定的学习、分析、综合判断及实践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安全工作中的各类问题,知道如何治理隐患、化解危险。而且班组长要能把班组职工团结起来,共同努力,这就需要班组长具有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要有过硬的本领,更要有管理人的技巧。这样才能保证每个班组的安全,最终实现全面安全。
安全话题:天气越来越热,许多职工仍需在酷暑下辛苦劳作,需要什么样的“防暑令”他们最有发言权。期待职工兄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需要,说出对“防暑令”的期待。
读者汪学峰:
我觉得政府能尽早出台“防暑令”固然是好,可是效果会怎么样,最后还是要看企业的执行情况。现在虽然没有“防暑令”,我们单位今年对职工的防暑降温措施做得就挺好。
针对今年夏季比往年来得早的特点,公司安全环保监督处提前做好各项防暑降温的工作,充分考虑到了各生产岗位的特点,以及夏季蚊虫多、高温、闷湿等因素,及时为生产一线岗位员工配备夏季常用应急药品。拨出防暑降温专款从省、市各医药公司,精心采购了驱蚊喷剂、清凉油、风油精、人丹、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常用的防暑消夏药品,包括夏季防中暑、防蛇咬、防蚊虫叮咬三大类共6个品种。此外,还为每一个班组、操作室和办公室发放了杀虫剂、蛇药等药品。安全环保处设立了药品发放点,派专人随时周到地为全厂职工发放各类防暑消夏药品,并且向车间、班组安全员详细讲解药品的使用方法。
总之,我觉得在“防暑令”还未出台的时候,企业要自觉对职工做好高温关怀工作,让职工可以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安全安心地工作。
读者张文:
我在车间工作,工作环境和条件都不太好,天热的时候,温度高得让人受不了。去年7月份,公司发的防暑降温费只有80块钱,可是听其他单位的朋友讲他们发了160元,我向单位相关部门咨询,他们回答这只是个福利,又没有标准,发多发少企业说了算。我觉得企业的这种想法有问题。
其实企业是否发放防暑降温费,发放钱数多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企业有没有关心和爱护职工的理念。现在企业都在讲“以人为本”,那么企业高温时节发放防暑降温费就是具体的表现。其实,不管有关部门有没有规定,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早已说明,只有对职工充满人文关怀的企业,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