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茶业出路在二三产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前排右二)、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前排右三)、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霍建国(前排右一)参观企业展位。
  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泽文(前排左二)向海内外来宾介绍叙府茶园规划。 张永立 摄

  展会期间,除开幕式外,组委会还组织了密集的论坛,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负责人,各抒己见,为中国茶产业“指点迷津”。中国茶叶进出口商会秘书长蔡军说:“展会与论坛并重,商务洽谈与思维启迪同步进行,这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在6月5日举办的成都茶产业研讨会上,多个四川茶乡介绍了当地的名优茶类和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四川省浦江县副县长陈代康介绍说,浦江县茶园已经实现了95.8%的良种化率,力争在2012年建设15万亩茶园,实现“中国绿茶第一县”的目标。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四川绿茶品质优异,但是,品牌建设落后,甚至成为其他知名产品的代工者。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说:“宜宾茶叶就像18岁的处子,养在深闺人未识。”

  湖南茶叶学会理事长刘仲华作了“茶产品创新与茶产业链发展”主题报告,他提出要通过科技创新延伸茶产业链,增加茶叶商品种类,特别是特种茶品种,做好茶多酚等茶叶提取物经济。据刘仲华介绍,2008年,我国茶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00亿元,占50%,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250亿元和150亿元。通过详实的数字对比,他指出,中国茶叶出路在第三产业,中国茶叶创新要把握好功能型、风味型和方便型三个方向。如培育安吉白茶等高茶氨酸茶,发展去苦味绿茶、茶饮料等。

  对于海外市场,国内外专家都指出,中国红茶和绿茶均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商务部外贸司农产品处的官员指出,欧美绿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预计中国绿茶未来几年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上海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黄汉庆说,由于温室效应影响,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红茶产量锐减25%,导致国红茶价格增长50%。对中国红茶产地来说,这是良好的发展机遇。

  与会资深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茶叶出口的软肋依然存在,就是企业实力与品牌不相称,在海外欠缺品牌宣传和形象塑造,暂时还不能让普通消费者体味到中国茶品的丰富多彩的魅力。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霍建国表示,中国国内茶叶市场的增长,将依赖于终端市场的开发,特别是白领消费群体的开发,这是中国国内市场发展的关键。茶叶企业现在存在规模小、品牌只有区域知名度等问题,这只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区域到全国,再到全球,这才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只要坚定信心,中国茶叶企业一定能做强做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