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民工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劳动者队伍中,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扮靓了城市乡村,然而,越来越盛行的理财之风,却很少能吹进他们的生活,以致他们对理财产品感到陌生,跟不上时代经济发展的节奏。
农民工的理财现状之所以难以令人满意,从他们自身来讲,一些人文化层次不高,理财意识不强;客观上也由于他们打工繁忙,业余时间有限,很少能静下心来在理财问题上投入过多精力。从相关金融机构来讲,许多机构对于农民工投资理财只是关注,但研究不够,以致在宣传教育、产品研发、提供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要重视这一颇具潜力的客户资源。为农民工科学理财创造便利条件,既体现信用社对农民工的关爱,同时也为自身拓展市场,助己掘金。
农信社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工理财呢?改变农民工目前所处金融理财“局外人”的现状,首先,农信社要尽快将这一群体纳入到自己的客户群目标,在经营策略的制订上兼顾周围农民工的实际状况和现实需求,筹划为他们做好金融服务、提供多样的贷款品种。针对农民创业的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规模、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研发各类理财、保管类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户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并借助网点多优势,引导农民购买各类农村财险、寿险和政策性保险业务等。
其次,加强农民工投资理财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与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相适应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教育内容,通过利用业余时间在工地上组织农民工集中讲解、在农民工聚集区上门重点宣传、在营业场所提供咨询等途径,增强他们的理财意识与专业知识,同时开展理财、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农户提供急需的理财产品和致富技术信息。
再次,围绕农民工理财特点,积极进行新型理财产品的研发,努力多推出一些简便易行、较为稳妥的理财产品,吸引农民工参与的兴趣。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以周到的服务方便农民工,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广大农民工也要增强理财的自觉性,积极配合金融机构,找准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向,努力使“死”钱变“活”、“活”钱变“多”,实现农民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和国民待遇,将经济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