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情况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事故形势仍比较严峻。分析事故原因,很多都是由于人的原因,而人之所以引发事故,很多时候与心理素质有关。心理素质会受到作业环境和自身情绪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高危从业人员工作环境都比较恶劣,要保证技术得到好的发挥,处理险情时临危不乱,就更要有好的心理素质。而经验告诉我们,要让职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进行培训,让职工有好的操作技能,能够实现操作标准化,只有掌握了标准的操作方式,职工在工作时心里才更有底,才能从容面对复杂的作业环境。
不过职工的安全心理、安全态度和安全习惯的形成,不是短时间的培训就可以完成的,因为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也是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发生改变。可以说,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学习、逐步深入、积极实践的漫长过程,甚至是整个职业生涯不断求索的过程。就像很多老职工,即使曾经有过硬的安全技能,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对自己不自信的情况,以致出现操作失误,引发事故。所以,企业对职工的安全心理的培养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需经常性地给予辅导。
培训工作要采取渐进式,内容上要力求从简到繁,方法上要由易到难,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过培训,要使职工及时掌握标准化操作,对自己的操作技能充满信心,能自如应对实际操作中的各项问题。
总而言之,高危行业,作业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恶劣,企业在尽力为职工营造温馨、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应该再在安全生产教育中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培养职工健康心理素质,使每名职工都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都能从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