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厦茶”将北川茶园列入永久“基地”


  汶川地震周年祭后不久,藏在深山里的一片近10万亩的北川绿茶展露在人们面前。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了帮扶灾区重建,将其列入永久的原料供应“基地”。据悉,北川绿茶是种植在海拔高达1200米以上,而且是无污染、无病虫害的有机茶叶。 

  周年祭前夕 北川茶园几近荒废

  5月5日,央视二套的一则消息称,北川茶园面临荒废,当地无足够资金注入以启动春茶生产,“厦茶”总经理王贵卿看到该消息后,立即率领采购部团队前往灾区考察,并与当地四川省自然天堂茶业等公司取得了联系。 

  据了解,茶业是“5·12”地震前北川县的支柱产业,全县13万人口中有近10万茶农。 

  2008年“5·12”大地震摧垮了北川的茶产业。据粗略统计,地震中,北川共有大小茶厂近十家遭毁,茶园减少近1/3。四川省自然天堂茶业等企业在北川的工厂都被损毁。 

  当时正是春茶采摘季节,据央视报道,北川的许多茶园冷冷清清,嫩芽长出后无人采摘,又变老了。报道说:“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北川茶园荒芜,茶产业恢复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厦茶”伸出援手 将北川茶园列入永久“基地” 

  “可以说,从北川县城到海拔高达1400米以上的茶园,这种路我们沿海的司机根本不敢开。”王贵卿说,是四川茶企驻北川站点的司机帮忙开车送他到山顶。眼前展现的茶园,可谓是“世外桃源”中生长出来的茶叶,因无人采摘,已经长到一人多高。“这里的茶叶处于野生状态,绝对不可能说洒过农药啦”,王贵卿说,“这样的茶叶浪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当时,北川10万亩茶园,只有“自然天堂”重建生产线等为数不多的加工线在帮助当地的老百姓恢复生产。 

  在海拔1200多米的景家山上,十几个四川汉子组成的制茶团队已经工作了近20天。一个月前刚刚搭建起来的茶叶初制厂,它的前身是一个小学的篮球场。资金注入盘活茶厂成为当地老百姓的最大希望。 

  参观当天,王贵卿就决定与四川茶企合作。当地指定茶厂生产的所有绿茶,都可以通过“厦茶”的渠道进行销售,而且生产多少“厦茶”卖多少,并且事先付款。在5月12日,灾区周年祭之际,“厦茶”正式确定将北川茶园作为今后永久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王贵卿介绍说,目前,这些茶在厦门很受欢迎。北川茶急需帮扶资金,“厦茶”的援助有限,作为厦门茶业协会会长的他,希望厦门茶企能够伸出援手,与他一起帮助灾区茶企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吴语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