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辞了工作,一直惦记的婺源之旅便提上日程,四月,婺源正是花事无际的时节,漫山的油菜花、白墙黛瓦的古村落、曲折的青石小巷、清香的新茶……这个号称“中国最美的乡村”的地方,在都市里纠结的人事斗争里落荒而逃的人面前变得异常诱人,小女子决定一探究竟。
飞机转火车转大巴,10个小时不停息。刚刚下车,一辆载客的摩托车便停在身边,人高马大的师傅跟我说,可以载我去茶农家睡古床,大概是这些描述让我昏了头脑,讲好了价钱连师傅的姓氏也没问,便跨上了车,摩托车一路开,渐渐驶出县城,驶入了一片没有路灯没有人烟的山路,那时大概是晚上8点钟,如果是在北京,那是夜生活的开始,而在那时那刻那地,漆黑的山路上只有一个急速运动的亮光,镜头拉近,一个小女子被一个彪形大汉载在摩托上,那小女子脸色惨白。心里正盘算着如何应对,司机师傅说话了:“姑娘,晚上天气凉,你穿得这么少,把我的外套给你吧!”听了这话,我连忙说:“ 不用了,我们快走吧!” 车子又回到原来的节奏。
放松了下来,便和司机师傅攀谈,山里人的质朴随时在话语中流露着,让人无因无由地感动。师傅也是茶农,因为这几年游客多了起来,便在旺季做做载客生意。“出来玩不要随便乱买东西,景区的东西都贵,如果要买就买茶叶,我们婺源的茶,种了几百年了,纵横天下!”
一路上说话向来朴实的师傅突然用了“纵横天下”这么个词,不禁让我对婺源茶有点肃然起敬的感觉。对于这个偏僻的弹丸之地能够走出富甲天下的徽州帮,一直心生敬畏。婺源茶,没机会一享芳泽,可单是传说就让人向往。婺源隶属古徽州,解放之后才划属到江西辖内。安徽凤阳,这个因为“包产到户”而闻名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另重要身份就是——朱元璋的故乡。蒙明太祖的惠政,凤阳百姓世世代代不用服役纳税,而婺源因为隶属徽州,亦得了便宜,所有赋税皆减免。龙行一步,百草沾恩,婺源漫山遍野的茶沾了龙气,自成茶中珍品。
我的思绪在皇恩浩荡中游荡,此时,师傅已经停下车,落脚处正一户农家。农户家里种茶,房子的大厅,摆着古朴的茶具,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正在茶桌前喝茶,看到我来,偷偷地笑,让她叫阿姨,却不开口,抱着茶壶给我倒了一杯。没等我接,主人接了去。“这样的粗茶,我们解解渴的,你要喝好茶,等会儿给你泡今年的新茶。”
到楼上,果然是古床,刚放下行李主人便来喊我喝茶,杯盏中,小小的芽尖在水中静静地伸展,纤纤如仕女秀眉,颜色翠碧而天然,香气馥郁而清冽,品一口,味鲜爽醇厚,果然是新茶。
载我过来的师傅要回去了,在山路上跑了二十多分钟,价钱是之前讲好的10元,临走之前特地叮嘱:“记住了,什么都不要买,除了茶!”奉了师傅的“金玉良言”,我在婺源住了5天,与各处遇见的茶农攀谈,却不再花心思辨别谈话的虚实端倪,高兴了便钻进茶农家里喝上一壶,遇到成色好的便包上两包。这五日,我仿佛是刚刚得了术的孙行者,身心自由。
根据英国《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的诠释,“香格里拉”即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仇恨,没有战争,是一片宽容、安宁、祥和的净土;是一片神奇、拥有无与伦比原始自然美的乐园……一杯杯的茶香中,婺源成了我的“香格里拉”,清汤碧叶中,我看见婺源的高远,婺源的清丽。
这里是婺源,人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的地方,如果有机会,去那儿的茶农家里喝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