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茶数年,我不知不觉地加入了品饮者的行列。无论是因工作奔波于各地茶区,还是闲暇之日做客北京马连道,我都会仔细品味每一泡茶,从中收获良多。
中国的好茶真是太多了,各地区的名优茶、农家茶,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就口感而言,且不说绿红黄白青黑六大茶类因制作工艺不同造成茶叶味道上的区别,单单绿茶,每个茶区的茶都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而同一地域每一个品种的茶又存在奇妙的差异。品茶寻韵,实在令人心怡。
前两天,我在黄山采访期间,有幸品到一泡黄山野茶。这款采自黄山南麓南云山茂林幽谷的野茶,让我眼前一亮。她修长的叶片,细细的茶梗,在晶莹的水中慢慢地舒展着“肢体”,似婀娜的仙女下凡曼舞。
随之而来的是飘逸着的清香,那种来自幽谷的芬芳,含青草之清新,集百花之灵气,浸满了我的心肺。抿上一口淡淡透亮的茶汤,鲜爽穿透我的唇喉,齿间留香,回味绵长。联想到若隐若现的山林烟云和美丽的奇花异草,感慨油然而生:这或许就是瑞草中的魁首了。
茶的主人汪芳生先生告诉我,这茶的鲜叶是从南云山中的黄山大叶种茶树上采集来的。那里不仅终年云雾弥漫,四季百卉溢香,而且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由于承历代祖传工艺潜心精制,茶的品质卓越,是少有的极品。难怪如饮醍醐呢!
汪先生在黄山做了一辈子茶,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地研究制茶,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茶界的广泛称赞,他监制的黄山绿牡丹在“2007莫斯科中国国家展”上被胡锦涛总书记作为国礼茶之一赠送给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他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备受大家的尊敬。
茶如其人,茶显灵性,我想汪先生是理解“野生”二字的内涵的。这茶不愧为非人工栽培的野生植物的“佳作”:干茶叶的外观质朴,朴素得像北方秋风吹干的落叶,一定是没有经过揉捻的;这茶源于野生又高于野生,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杂质杂味,只吐原生态真香;茶汤清亮透彻如甘露。可以想见,做出此茶,真功夫之外是需要达到一定精神境界的。
当然,品茶也需静下心来,慢品细啜方可得真味,得雅趣,与茶相融。
从来黄山出好茶,此番欣赏汪先生亲自研制的黄山野茶,获得新体验的同时收获好心情。仿佛置身于草木繁茂的大自然怀抱,自由汲取百草精华,全身放松,杂念全无,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