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绵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调查

□ 马铁兵

  发展现状

  概况:截至目前,四川绵阳市各类农民专合组织864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03个,比年初增加38个;市级重点专合组织228个;入会入社成员25.2万个,比年初新增2000多个;带动农民129万户,比年初增加2万多户;成员出资总额达到1.8亿元,比年初增加2500万元;总资产1.37亿元,所有者权益1.42亿元;拥有无公害、绿色认证等农产品知名品牌50余个;去年实现农产品加工经营收入52.2亿元,汇总盈余8514万元。

  主要特点: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以下特点:利益联结更加紧密;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取得成效;举办力量趋于多元化。

  显现的作用:实践证明,各类农民专合组织既是联系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又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能够较好地解决政府“包”不了、部门“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问题,产生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据统计,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成员年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农户高20%以上,这成为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吸引力。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数量少规模小,经济实力和带动力不强;

  内部运作和管理不够规范。部分专合组织内部机构设置不规范,没有健全的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辐射带动作用还较弱。多数专合组织带动辐射的范围还仅局限于本乡镇或周边的生产经营者,跨行业跨地区的很少;大部分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层次较低,产业分布不均,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层次、能力较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销售问题,给社员的股金分红和二次返利较少。

  很多优惠扶持政策难以落实,扶持力度不够。

  对策探讨

  (一)充分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紧迫性。

  绵阳是川西北重镇,经济总量位居四川前列,是全国有名的科技强市,全市上下正全力实施科技城建设和工业兴市战略,正在抓紧实施灾后恢复重建,但是,全市农村人口超过400万,约占总人口75%,耕地面积420多万亩,山区和丘区占绝大部份,县域经济相对薄弱,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三农”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这些市情,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重要的抓手,对绵阳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二)加大扶持力度,将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新生事物,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壮大需要多方面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要站在关注民生、支持“三农”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已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各县市区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特别是在资金、税收、信贷、经营、培养吸引人才等方面应给予重点倾斜。市、县政府应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专合组织的标准化基地、信息化建设、品牌创建、市场开发、人才培训、示范社创建等。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商业银行要切实开展对专合组织的信用评估,简化程序,提供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专合组织,可优先列入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专合组织,享受优惠政策。

  (三)数量和质量并重,逐步规范运作。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发展专合作组织过程中,政府部门坚持做到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献策不决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推动、扶持、引导其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独立自主、进退自由地开展劳动合作、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和营销合作。坚持实行“一人一票”,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大事项由会员大会讨论决定。通过制定保护价、最低收购价和二次返利等办法,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实惠。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紧紧围绕农村骨干产业和主导产品,尊重农民的意愿,既可完全由农民自办,也可以由技术、经济部门、事业单位与农民联办,还可由涉农企业、科研院校与农民联办。在服务内容上,可以是单项或多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