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第一次接触六安瓜片时是大师沏泡的,自然是很好喝。柔滑的口感,浓郁的花香。大师说六安瓜片被誉为绿茶中的男人茶,由此可见其香气、口感较其它绿茶之浓烈。
沏泡后的叶子较宽大,给人一种厚厚的、绒乎乎的感觉,一团浓郁的绿色在明亮的茶汤中,很是惹人喜爱。
一边评一边聊,说着说着就谈到了绿茶的香气,板栗香、豆香、花香以及花果香。大师说,花果香应该是绿茶香气的最高境界,而所谓板栗香和豆香其实是火香。由于茶本质有某些缺陷,而用较重的火工,以达到遮掩的目的;当然,还有些是本身就没有花香,因此做出火香。北方人由于口味较重,所以会比较喜欢板栗香和豆香。大师说,绿茶应该是清雅而醇厚的。口感醇厚而不浑浊,反而还具有清幽雅致的香气,刚入口时不会有满嘴的香气,甚至没什么感觉,但稍后却会有清幽的香气直冲头顶,据说乾隆皇帝当年喝的龙井茶就是这个样子,很神奇!
做茶人千千万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风格。这感觉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有众多的门派,各成体系,各自有各自的教主,有各自的规矩、独门兵器和秘笈,还有各自的拥护者。这众多的茶门派无所谓优劣好坏吧,各有各的道,只不过某一门派的特点刚好和你的喜好吻合,于是你就成了他的拥趸。
事实上,我觉得应该是兼容并蓄的,采纳各家之长处为己所用,最后达到身心愉悦和健康的目的,这应该为最佳境界吧。过于固执和坚持,会有卖弄和做作之嫌;倘若强迫推销就有了商业化的味道,对于真正的爱茶人来说会招人厌烦。
喝茶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很多描述性的词语,比如口感柔、颗粒感、粗老气,再比如岩骨花香、观音韵、茶气强。如果再深一步,给这些词做一个解释,每个人说的又不尽相同,甚至无法说清,感觉本来就是很难定义的。这时候就需要悟,怎么悟呢?我的体会,多喝。喝的多了,对比性强,感觉自然就有了。
另外,从哲学上讲,量变达到质变。在达到一定量后,往往在某一时刻,突然就感觉到了,明白了,正所谓顿悟。而一旦突破了这一难关,以后就不会再忘记,一切迎刃而解。
喝茶实在是一件饶有兴趣的事。几个人围在一起喝茶,一个人喜欢的可能正是另一个人所厌恶的,一个人十分赞成的可能是另一个人极力反对的。每个人的好恶不同,每泡茶的味道不同。即使是一个人泡同一种茶,一次和一次的味道也不尽相同,其中奥妙谁能说清,茶之趣也就在这里吧。
(张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