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时期基层社的发展模式和体制创新

□ 徐魁书

  基层供销合作社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发展的根基、经营服务的终端、联系农民的纽带,直接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和为农服务宗旨,其实力和工作状况直接关系供销合作社的形象和生存基础。当前,基层供销合作社实力相对比较薄弱,体制不活、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还很突出。现结合河北省武安市供销合作社实际,就基层社发展模式和体制创新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关于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模式。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总的原则是因地、因社制宜,多种形式,改造与新建并举,按照“三种力量”的要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突出创新发展这一要点,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取向,以开放办社为途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农村现代商品流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着力构建“四位一体”农村综合服务体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贡献。  

  参与新农村建设

  打造为农服务的载体

  基层供销合作社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搞好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资料供应,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向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农业休闲、旅游领域拓展和延伸,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还要通过改造重组,大力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站或为农服务社,建立经营连锁、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管理规范、形象良好、效益明显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安全、实惠的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构建现代流通网络

  打造商品经营的实体

  要抓住“新网工程”机遇,大力整合网络资源,加快推进农村商品市场连锁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打造助农增收网络平台。加强联合与合作,采取改造、改组、社会加盟等形式,组建农资、食盐、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配送站,加快推进现代化经营业态的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

  打造合作经济联合体

  以“农合联”为母体,按照合作经济的形式改造重组基层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副产品为基础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动承担起组织引导和服务的责任,通过领办、参与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探索“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发展路子。(作者系河北武安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兼党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