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下面有人,是活的


  7月12日早上8时,隆昌煤矿安全矿长李兴维带着一支27人的救援小分队下了井。新桥煤矿出事后,他们被抽调过来参与抢险救援。 

  这位有十多年矿山救护经验的重庆籍矿工说,这天的任务与前些天一样,就是清理淤煤、不断地掘进、探索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 

  由于长期被水浸蚀,巷道内随时可能发生冒顶,救援队员必须一边挖,一边用木料和木板搭建梯形棚作为支撑,行进十分缓慢。 

  在挖开了一条10余米的通道后,李兴维发现前面豁然开朗,一段长20多米的巷道没有煤块挡道,底板被水冲得光滑。 

  他便一边用矿灯往上照,一边喊:“上面有没有人?” 

  一道灯光射下来。 

  “有活的!”李兴维十分惊喜,觉得脑袋一阵发热。“我就喊,‘上面的人不要慌,也不要走动,我们是专门来救你们的!’但是听不到回音,只有微弱的灯光在巷道上晃动。”

  他马上转头叫身后的同伴往回传话通知,自己试着向灯光靠近。

  这是一段倾斜度约为30度的狭窄巷道,底板被冲刷得很光滑,两边的支护都坏了,李兴维只能用双手抠住底板往上爬。在他的身后,八九个救援人员跟了上来。 

  几分钟后,他看到了3个挨在一起的矿工,半躺半靠在巷道上,其中个子比较小的一人手里拿着仍然点亮的矿灯,精神状态看上去比另两人好一些。 

  “我问,你们这儿有几个人?他说,有3个。我再问,还有没有其他人?他说没有。我又问家是哪里的,他回答说是河南的。”李兴维回忆,虽然声音微弱,但这位叫王圈杰的矿工思维仍然清晰。 

  他俯下身来将王圈杰背在背上。“他的手腕很细,身上瘦成皮包骨了。”救援队员屠定平和吴贵程也各背上一人,开始往回走。 

  地面打滑,救援队员五个一组扶住他们和背上的获救者,小心翼翼地走完了这段几百米的巷道。 

  升井之前,李兴维给地面打了个电话,叫医疗人员到井口待命。这时是中午11时28分,晴隆县煤炭局副局长袁洪正值守电话,当他大喊着将这个消息告诉其他人时,“地面沸腾了”。         (中青)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