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贵能源公司综合部部长高永健介绍,6月18日,接到参加新桥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通知后,该公司所属的发祥煤业分公司立即组织40余人赶赴新桥矿参加抢险救援。4天后,发祥煤业公司第二次组织人员赴新桥矿参加救援。
“新桥煤矿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加之发生透水事故,井下巷道已经发生形变,顶板冒落严重,运输路线堵塞,巷道回风断面狭小,淤泥积水较多。”高永健说,在这期间,参加救援的人员,吃住在荒野,忍受住了蚊虫叮咬和高温酷热,队员们在确保不会发生次生事故的前提下,有条不紊的处理各种隐患20余处,共清淤100余米,处理冒顶6处,绞顶架棚35棚。
7月12日上午11时05分左右,在主斜井皮带运输巷三岔口联络巷,三名被困矿工被发祥煤业公司的救援人员发现。
“当时只想着赶紧把人背出去送医院”
“当时我们8个人正在修绞车,突然听到掘进口有吆喝声,以为救援人员出了事故,就赶紧往掘进口跑。”永贵能源公司发祥煤业开掘一队矿工黄永辉说,“跑到地方一看,发现有兄弟还活着,大家顿时又紧张又兴奋,哪里还有害怕啊,都想着赶紧把人背出去送医院。”
要把3名被困的兄弟送出去,必须穿过一段狭窄的斜巷道,才能出井口。要穿过的斜巷道约有200米,坡度有26度,因为事故的原因,巷道已经严重变形,高的地方有一米七八,低的地方只有七八十厘米,宽的地方能并行俩人,窄的地方一个人过去,肩膀就能把石头给蹭下来。人穿行其间,一会能走,一会得爬。淅淅沥沥的水,透过顶板淋下来,噗嗒噗嗒的滴水声,静得让人心里发毛。
“我个子比较小,人又瘦,钻个小空档比较在行。所以二话不说,背起一个兄弟,就往外动。”黄永辉说,巷道大约有100多米长的一段,一个人爬着都非常艰难,为了不让背上兄弟的头碰着石头,他尽力地往下压身子,下巴几乎都是蹭着淤泥缓缓移动。
爬巷道背人时,黄永辉在中间,前后各有1名队友。前面的叫王学林,后面的叫周维友。
王学林今年30岁,“我干这行刚好10年,2006年去焦作参加过一次抢险。”王学林说,他背的矿工王矿伟,大约有70多斤,他自己一米七几的个头,如果正常情况,“完全不是问题”。不过在井下,个头越大,行动起来就越难受。
“那真是手脚并用,连害怕的份都没有,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赶紧把人背出去。”王学林说,当天晚上,累了一天的他睡在床上,半宿都没睡着。想想父母老婆孩子,背人时不说塌方了,就是头稍微一高,蹭掉块石头挨一下,估计小命都没了。想到这,他“汗毛都竖起来了”。(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