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5年,是湖南衡山县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转折年。自2005年起,衡山县社以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抢抓发展机遇,以“新网工程”建设为驱动,构建服务新网络,以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力促农业产业化,以发展和吸收成员社为载体大力推进开放办社,以培植为农服务龙头企业为平台壮大经济实力,在服务“三农”方面不断强化功能,有效地改善和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整体形象。县社现有全资企业1个,控股企业5个,参股企业6个,吸收开放办社企业7个,各类服务网点427个;2008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9388万元,实现利润112万元,为衡阳市社全年目标管理任务的161.6%、224%。
在2008年抗冰救灾工作中,县社组织农家店平价供应130余吨大米、65000余支蜡烛等重要生活物资,为夺取抗冰救灾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时,各农家店和农资连锁店在灾后恢复期克服资金短缺、仓容量小等困难,保证了当地农民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的储存、供应,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作为小型超市的农家店在农村的快速发展,更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足不出村便能选购到称心如意日用品的方便、快捷和实惠。
从2004年至今,县社将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项“富农工程”狠抓落实。县社创办、领办的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2个首批入选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并先后发展农产品基地2个、组织行业协会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总数达7250户,农民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县社近几年抓自身建设、促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的努力初见成效: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市供销合作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8年被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授予全省“十佳”县社称号。 (王和平 杜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