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江苏南京溧水县在水一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永凤
整 理:本报记者 吉宝飞
刚工作的时候,我是当时溧水县明觉镇(这个镇现在已经撤销)的播音员兼通讯员和信息员,后来第十四届妇女大会选拔女干部,我莫名其妙地就被推荐到了政府。其实,当时我最大的愿望是当个记者,有个带焦距的相机,有个摩托车,感觉那样特别威风。进了政府后我走了很多路:从副乡长、副镇长到计生委、民政局,最后到信访局副局长。2004年还在信访局的时候,我觉得人到了中年,再不做点事情到50岁就干不起来了,于是想到了一直隐藏在心底的那个想法:制作手撕鱼。
将土特产变商品
我们溧水县水资源比较丰富,有大小水库100多处,而且水质比较好,生态的淡水鱼比较多,特别适合养鱼。溧水的石臼湖是南京最大的淡水湖,我就在石臼湖边上长大,小时候就吃鱼冻。记得那时候,大人们都不舍得吃大鱼,因为大也卖不掉,于是大人们就把鱼肚开一个小口子,把各种香料放里面,悬挂在屋檐下(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的手撕鱼的做法),等过一段时间风干好了就可以拿下来吃了,还不容易坏。那时候我们这有一个生产刀具的企业叫“宝刀”,“宝刀”的业务员全国各地到处跑,就把这种鱼作为地方特产送给客户,之后他们的客户都反映好吃,因为手撕鱼放的盐很少,不咸。从那时候起,我心里一直就有这个想法:将土特产变成商品走向市场,这也是我的原动力。
2005年3月,我成立了南京老一辈食品有限公司,主要是生产手撕鱼。“老一辈”是当初我们在100多个名字中选择的,主要取义是老传统、老工艺、老手法。手撕鱼只有我们这老一辈的人才会做,现在年轻人都不会做,即使做,做的味道也不是那味,不好吃。我们的手撕鱼跟老一辈人的做法也不一样了,里面融入了现代的工艺和技术,将老手法和现在新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创新。我们现在的手撕鱼是:鱼生于野,成于“老一辈”,而美味于天下。
以前这种鱼只能在冬天才能做,早一点迟一点都不行,做早了就容易坏掉,做迟了味道就不到位,它的季节性和对气候的要求比较高。现在就不同了,有了冷库,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以前做手撕鱼少则十几天,长则一两个月,现在只需要三天就做成了。因为“老一辈”的手撕鱼销售得非常好,人们都很喜欢,而且是3斤鲜鱼才制作成1斤手撕鱼,所需鲜鱼非常多。为了有稳定的货源,也为了带动周边农民致富,2006年我牵头成立了在水一方渔业专业合作社,成员都是溧水周边的水产养殖户,会员专门为“老一辈”提供鲜鱼,“老一辈”以每百斤高于市场10元的保护价收购会员养殖的鱼。去年,合作社与3500户养殖户签订了1000亩的订单养殖合同。
用旅游带动销售
我们合作社和其他的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注册了加工销售功能,还通过旅游带动销售。溧水县是个旅游城市,因为靠近南京禄口机场,所以被定为游客来南京旅游的第一站。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条件,就与南京国旅中心联系,和他们讲我们的情况,他们听了很满意,将我们的合作社定为游客参观和购物地点之一。
我当时想,现在人们都喜欢自然、追求古朴、喜欢有历史感的东西,这已经成为旅游的一种趋势。根据这个,去年9月份合作社建立了销售展示厅,可以发挥合作社的销售功能。展示厅内全部用木头装修,包括木地板、木展示台、墙壁上挂的雕刻木鱼和中国结等等,都是我们特意设计的,就是为了给游客一种古朴、自然和历史的感觉,体现我们产品古朴自然、原生土味的特点。其次,合作社还建立了南京最大的水产品展示中心,我们利用农业休闲旅游、渔业观光等主题,开展传统美食DIY活动,可以让每个来参加渔业旅游的游客都亲身体验传统手撕鱼的制作方法,品味传统美食韵味。我们在展示中心里设有文化鱼廊,给游客介绍当地历史典故,普及渔业科普知识,增添趣味渔业,激发游客的兴趣和购买欲。
今年2月份,我们与沃尔玛连锁集团签订了入场协议,产品已经进入了无锡、常州等苏南的6个城市的沃尔玛超市。现在的目标是进入苏果超市,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今后打算进入更多的国内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