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是人类制茶史上最早出现的加工茶。原始社会后期,人们摘下茶树鲜叶,鲜食或晒干保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茶树鲜叶进行加工。三国魏开始做饼茶(绿茶),至唐代创制蒸青团茶,宋代末期开始做蒸青散茶,明代完善炒青散茶制法。
根据制造工艺中杀青方法的不同,绿茶可分两种:蒸青与炒青。蒸青:茶树鲜叶利用高温蒸汽进行杀青。这一加工方法于唐代创制并盛行。蒸青绿茶的成品茶叶具有干茶、茶汤、叶底三绿特点。现在国内生产的蒸青绿茶有恩施玉露、广西巴巴茶等。蒸青制茶法自唐代传入日本后受到推崇,至今已成为日本茶的主产品。其碾茶(抹茶的原料)、煎茶与玉露茶颜色翠绿,汤色清澈,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炒青:茶树鲜叶以锅炒杀青。这种加工方法在明代得到发展与完善,并一直沿用至今,是现在大多数名优绿茶的制法。
根据制造工艺中干燥方法的不同,绿茶可分为三种:晒青、烘青与炒青。晒青:直接利用阳光进行干燥的绿茶制法。如云南省的“滇青”(滇晒青),可作花茶和普洱茶原料。烘青:利用烘干方式进行干燥的绿茶制法。烘青常作为花茶的原料,故俗称“茶坯”、“素茶”,加鲜花窨制后成花茶。现在部分名优绿茶也采用烘青制法。炒青:利用炒干的方法制作的绿茶。由于炒制时手法(或机械)变换,令茶叶在干燥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形状。一般的可分为长炒青(如眉茶)、圆炒青(如珠茶)与扁炒青(如龙井茶)等等。
中国是世界绿茶的主产国,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广泛的生产。我国的名优绿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婺源茗眉、信阳毛尖、顾渚紫笋、峨嵋竹叶青、都匀毛尖等等。此次我们本着原产地、原生态、原树种、原工艺的“四原”原则从中选取了一些优质茶品介绍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