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文,男,1981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2005年安徽农业大学淡水养殖专业毕业后到深圳宏远房地产公司工作,2006年9月被凤阳县人事局聘为小溪河镇燃灯村“村委会名誉副主任”。在那里,他带领8户农民创办了黄张种植专业合作社。2009年7月28日,方锦文作客中国供销合作网“一号会客厅”,讲述大学生村官创办合作社的酸甜苦辣。
主持人:你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吗?到了凤阳之后,看到的农村的状况,和你家乡黄山农村有什么不一样呢?
方锦文:我们家就处在城市和农村的交界处,生活方式和农村没有很大差距,小时候下过地也种过菜,对农村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在我的印象中,凤阳的农村比黄山的农村要落后很多。在黄山,即使在农村也不缺乏自来水、电脑之类的现代化设备,但是在凤阳,这些基本上没有,交通也不是很便利,我刚到凤阳的时候,路面状况很差,现在有了村村通项目,交通便利了许多。
主持人:进入农村工作之前,你们这些村官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方锦文:刚到凤阳时,组织部门就安排了一个所有村官都参加的调研活动,走访了不少村子,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当地农村的情况。另外,我们也接受了组织部门安排的培训,对农村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主持人:到了村里后,你是怎么展开工作的?
方锦文:我对村里的情况做了一些调研,和当地的村干部也作了一些接触。当地农户主要的状况和现在的大多数农村一样,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农户对土地种植不太重视。而水库也被人承包了,对于我这个农业大学学淡水养殖专业的人来说,似乎没有用武之地。
主持人:那你后来是怎么把农民组织起来的?在带领这些农民创办合作社之前,你对合作社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方锦文:我和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吴志阳到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进行过合作社知识的培训,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所有内容我们都有所了解了。学习结束后,我对组织农民建立合作社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因为当地在凤阳县大包干的历史因素影响下,单家独户单干的意识很强。我和吴志阳书记跑了很多家农户,了解他们的状况和他们的意愿。黄张村是燃灯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吴志阳书记在那里驻点,相对来说,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更多,和农民接触的时间也更多,农民对我们的信任自然也是如此。于是就在黄张村发起了这个合作社,最初只有8户农民加入合作社。
主持人:合作社后来的运作情况怎么样呢?
方锦文:最开始的8家农户几乎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因为当时定的是以入股的形式参与,每户一股,股金量很少,每股300元,它作为一种纽带将农户们联系在一起,这300元对农户来说,压力不是很大,但是有了这样的经济纽带,他们就能够在一起商量一些事情,也愿意听我们介绍合作社运作方面的知识。
主持人:农民对你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方锦文:最初搞合作社的时候,应该说是一个很痛苦的历程,有时候会觉得很委屈,老百姓对我很不了解,因为我在那边是作为一个外来人出现的,没有家庭和宗族的背景,再加上我来干什么,我到这里来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也一无所知,排斥的状况挺严重的。但是由于我和吴志阳书记一起培训的关系,他对我比较了解,而且我做什么,他也能够有一些直观的认识。这个合作社的创办,吴志阳书记功不可没,他将我引领到群众当中去,和老百姓走在了一起。
主持人:你有没有一个比较,当地农民在建合作社前后,他们的生产和经营状况有没有一个明显的改观呢?
方锦文:开始我们采用的方式是让他们一起购买化肥,这一点合作社内部的社员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到合作社对他们的重大意义。当时虽然只有8户农民,但在购买化肥的时候,每袋化肥的价钱整整便宜了25元。
在合作社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原来一些观望的群众也加入到我们的合作社中来了。当发展到15户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在村子里卖化肥,每袋赚取两元钱的利差。当时老百姓对这种方式极度不认可,说我们卖的是假化肥,甚至还盛传我是做传销的。
主持人:后来怎么样让老百姓消除了这种误会呢?
方锦文:我们的化肥卖不出去,只好社员内部慢慢地用掉。这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当时我们的钱并不多,每次进的化肥也不多,用掉之后,周边的农户看到不是假化肥,对我们卖的是假货的疑虑也逐步消失了。
主持人:在创立合作社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去解决呢?
方锦文:创办合作社,应该说宣传是很重要的,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能够帮助一个合作社走向规范。因为前期的合作社如果做得不够规范的话,在它的发展过程当中会发现很多扭曲的状况,在我们周边的合作社就有类似的情况,所有的事情都由理事长一个人去做,村里人也会对理事长产生怀疑,不跟他干,这种状态对合作社的发展是极度不利的。
主持人:在农村三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方锦文:收获很多,谈不上最大或者最小,只要是有收获,我觉得都是好的。特别是凤阳宽泛的政策环境让我们有了充分的施展空间。在凤阳,我经历了创立合作社以及资金互助等方面的历练,很高兴能以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以及联系的学校资源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服务,在与农民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给我的支持与帮助都是能够影响我一生的。
(详细内容请看中国供销合作网“一号会客厅”视频访谈。网址:http://www.chinacoop.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