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装机总容量最大的煤泥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淮北临涣煤泥矸石电厂2号机建设中,安徽电建二公司从整套启动到通过168小时联合试运行,仅用了21天的时间,创新了国内领先的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建设速度,并且创造了在168小时试运行期间平均负荷率99.18%的佳绩。工程圆满完成后,大家都在争相传诵着一个金点子价值200万,三技师并肩作战,巧手解难题的事迹。
故障突发 情况紧急
按照调试计划,2009年5月17日机组负荷必须带到300MW,准备进入168小时的试运行。可是5月16日下午,情况突然有了变化,A汽动给水泵突然卡死,汽机专业施工人员必须要马上修好,否则机组满负荷试运行必然会受到影响。
情况十分紧急,该机组汽动给水泵有A、B两台,必须两台汽泵一起并泵运行,机组才能达到300MW满负荷,缺一不可。由于电泵最大只能带35%负荷,一台汽泵运行机组最大负荷只能达到50%,电泵和一台汽泵最大负荷只能达到85%,达不到要求的100%。抢修任务的重担落在安徽电建二公司汽机专业人员身上,刻不容缓!必须立即维修好A汽动给水泵,机组才能按计划满负荷运行。
各抒己见 观点碰撞
面对这一特殊情况,汽机专业首席技师马瑞和经过分析做出如下安排,撤除盘车装置,试试手动能否盘动汽泵。当下大家马上动手,可用撬棒试后,汽泵的转子还是纹丝不动。这时设备厂家的人员提出让汽泵返厂处理,换新汽泵;调试所的人员建议对卡死的汽泵加大辅助蒸汽压力来冲动,看看是否可行;而马瑞和建议先对汽泵转子进行推拉试验,如果不行,再更换新的设备(即汽泵芯包)。临涣中利发电有限公司的领导接受了马瑞和的做法,因为更换汽泵芯包最少需要4天时间,很多工作都要耽误,如果检修就不会延误进程,比较稳妥。为了做到双保险,发电公司领导随后从淮北二电厂借来新的汽泵芯包,马瑞和准备好抽芯包所用的工具,一旦推拉试动不成功,立即更换新的汽泵芯包。
三方会师 各显身手
17日下午15点,从分公司赶来的技师史进武直接到达施工现场与马瑞和、辅机技师刘波三个人会合,联手攻克难题。首先对汽泵转子进行推拉试动,通过窜动来解决动静咬合点。
18点,首先拆除汽泵的轴承盖,取出推力轴瓦,接着史进武用铜棒对准大轴中心,刘波挥动大榔头击打,马瑞和一旁架好记录的千分表,密切监视转子被击打后移动的距离,经过自由端反复击打数次,转子窜动值仅为0.1mm,效果不明显。换方向,从驱动端击打,为了防止转子被击打后反弹,又安装千斤顶作为支撑,一下,两下,“哐”的一声,转子窜动一下到2mm,马瑞和大声说“好!动了,换方向,再打一下。”
转子又被打回来,如此往复数次,经过近四个小时的抢修,转子不卡了!接下来手动盘转子就非常轻松了。据三个技师分析应该是水中的杂质把转子卡死了,通过击打,把杂质振掉了,转动间隙有了,故障处理好了。
赶紧将所有拆除部件恢复,靠背轮连接完成后,再次轻松盘动转子时,一旁观看的人员都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21:30分,汽泵冲转成功,随后,机组很快带满负荷运行,一切正常。
第二天调试会上,临涣中利发电有限公司的领导对二公司的三位技师进行了通报表扬,每人嘉奖600元,并称赞说:“三个技师水平很高,面对紧急情况丝毫没有紧张,采用的办法把维修时间由原定的4天缩短为6个小时,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申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