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8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未来篇 期许


  刚刚走过的奥运之年是中国茶馆业发展历程的节点,在重大活动的检阅中,我们看到了茶馆业整体的提升、进步与成熟,同时,也看到了一个行业逐步走向健康有序后,其日渐清晰的发展脉络与方向。

  毋庸置疑,在休闲文化下的文化经营必将是茶馆业发展中的最重要内容。在市场逐步细分后,差异化、多元化发展,以及如何挖掘传统在文化主题、经营方式上进行创新也将是茶馆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茶馆行业在茶业产业链上的纵向延伸,经营范围的拓展将成为适应消费市场的必然要求。

 

  “进入成熟期的茶馆该是什么样?我们期盼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的茶馆再带个好头儿,让消费者在茶馆体验到更多的方便、舒适、温馨和品位。” ——中国社科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陆尧  

 

  “茶馆业,需要打破传统模式,创新载体。茶馆作为一种公共活动空间,承载着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这一功能的完善与强化,需要打破传统模式,加以创新,不断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特别是吸引青年消费者。精致、简约、标准是茶馆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茶馆业的自身建设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经营主旨,离不开组织建设、领导能力和产品开发,更离不开人才队伍,人才是资本,不是成本。”

  ——北京老舍茶馆总经理 尹智君  

 

  “身为成都茶人,我感到幸福和自豪。没有哪个城市的茶馆有成都茶馆这样热闹。茶馆是成都人修身养性的乐土,是成都人的家、会客厅、办公室。没有茶馆,成都也会减少很多生气,更称不上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愿全国各地区茶馆行业的发展都为当地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京 

 

  “在文化的精准定位下,构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深入理解市场、理解顾客,科学管理,营建团队,修习企业的武功文治,确保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陕西福宝阁茶馆总经理 王彦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