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8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肯尼亚茶酒品尝记

□ 闻 越

  6月中旬,我赴肯尼亚的内罗毕市考察绿色食品制造情况,有幸喝到了一种真正的绿色天然食品——“肯尼亚茶酒”,直至今日,余香似乎仍萦绕在嘴唇边。

  我在内罗毕市食品制造公司招待所的几天里,好客的总经理凯特总是用“肯尼亚茶酒”款待,每当他把瓶盖打开,一股浓浓的清香便扑鼻而来,非常的诱人,每每喝一口,总是欲罢不能,甘甜中略带点酸味,特别的清香可口。凯特告诉我,这种泡沫极少的、超低度的“肯尼亚茶酒”并不是他们饮料制造公司所酿造出来的,而是利用原始森林中的棕茶树的汁而制成的。这自然引起了我的好奇:棕茶树汁怎么会变成白中透黄的茶酒呢?凯特特地带领我到距招待所约10公里远的原始森林里参观了生产工场。

  进入一片典型的非洲热带雨林,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棵棵粗壮的棕茶树,它伸展着一片片硕大的、呈羽毛形状的叶子。而在另一棵棵参差茂盛的木棉树下,搭建着一间间低矮的茅草棚,茅草棚里摆设着简陋、拙中显巧的家什,直觉告诉我,这是制茶酒者的住房。再朝前走没多时,新、奇、特的景观出现了:地上卧倒着一大片棕茶树,每一棵棕茶树的主干下都接着一只只大口玻璃瓶,且一缕缕醇香扑鼻而来,一个个只穿条短裤、皮肤黑得发亮的工人不停地忙碌着。这时,工场场长走过来,他信手从棕茶树下取出一瓶“肯尼亚茶酒”,硬是要我尝尝味道。盛情难却的我接过瓶子,一仰脖“咕咚、咕咚”地喝起来。这种茶酒由于未经充分发酵,因此没有招待所里的成品那样醇香,而且酸味也少,如同喝普通茶饮料一般,十分的解渴。一饮而尽之后,场长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了“肯尼亚茶酒”的具体制作过程:首先将棕茶树连根挖倒,接着在主干离地面三分之二处,用斧头、小刀挖一个长约40厘米宽略小于树干的漏斗形洞,洞口的下端留一个小孔,然后用一只装着少量起发酵作用的酒曲的大口玻璃瓶接着这小孔,洞口的上方覆盖着数片棕茶树叶和香蕉叶,以防止雨水漏滴入洞口内影响“肯尼亚茶酒”的质量。我小心翼翼地揭开树叶,只见茶黄色的树汁慢慢地从“伤口”渗出来,一滴一滴地流入玻璃瓶中,而且是一边流一边就开始发酵,周围弥漫着清醇的酒香。待瓶子滴装满了后取下来,经过澄清、过滤等几道主要工序,就制成了独具非洲风味的“肯尼亚茶酒”了,这恐怕是一种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副其实的、原始性的纯天然茶酒。

  离开这原始森林后,萨特不无自豪地告诉我:这“肯尼亚茶酒 ”乃是肯尼亚的国酒或称国饮,其功能是医食兼备,一则能待客助兴;二则能辅治当地人门患的各种因热带雨林气候所引发的疾病……我们公司每年分别要保证向国家无偿提供1万公升、国内集贸市场低价供应5万公升的“肯尼亚茶酒”,其次再向欧美一些国家出口若干数量,赚取点外汇以扩大再生产。现在有不少外商接连而来,很有兴趣、并很乐意到这儿来投资建设加工厂,我们正在考虑斟酌着呢……聚精会神地洗耳恭听了后,我由衷地感叹道: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原汁原味“肯尼亚茶酒”,极具民族特色的绿色食品,堪称是肯尼亚一绝!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