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业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一要全力做好农资供应工作。要发挥供销合作社流通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和完善农资经营服务,利用系统网络和规模优势,通过改造、新建、收购、加盟等方法,建设区域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网点。通过延伸服务范围,开展测土施肥,推广技术结合服务,实现农资供应与服务一体化。要加快经营策略的创新,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加大开发农资相关产品的力度, 以提高经营环节的附加值。二要重视抓好农产品营销。引导和支持社有企业参与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旨在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采取“农超对接、连锁经营、订单销售”等多种方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针对农副产品经营难度大的特点,进一步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理念,加大名优特农产品总经销、总代理的经营。继续加快培育、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市场的辐射能力。三要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合作模式,着力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向农村延伸,增强其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引导社有企业开阔思路,发挥资产、场地、设施基础的优势,采取招商引资、联合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四要争取政府支持。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原有场地,大力包装政府支持的涉农项目,提升经济总量。
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要培育后续支柱产业。社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单纯依靠传统业务是远远不够的。在经济形势严峻的形势下,要整合资产、资金,优化调整经营结构,集中人、财、物,选好大项目,克服“投资饥渴症”和“无理性投资”冲动。二要探索深化资本运营方式,力求更高层次发展。推动多渠道融资平台建设。要重点投资有利于壮大已有产业经营平台的企业,投资拥有技术、品牌等各种因素形成相对垄断发展的企业,推进社有企业实业化进程。三要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增强社办工业发展后劲,营造项目发展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人员多、关系广的有利条件,积极拓展项目来源渠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凡在引进项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可以在经济上给奖励、政治上给荣誉。鼓励企业对现有项目增投入、搞技改、扩规模,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四要加大品牌建设和共享力度。社有企业要实现从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品牌是重要依托。要学会制造群体效应,整合各种力量,加大品牌建设和共享力度。
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社有企业发展格局。一要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围绕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有企业管理体制、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产权体制、符合系统发展要求的资产监管体制,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以履行好出资人职责为前提,对具有资产、人员、设施优势的企业,开展资源重组与整合,坚持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创新用人机制。在企业干部任用上,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做到有为有位、无为无位。创新考核机制。对确有问题不能胜任的经营者和中高层管理人员,该调整的调整、该淘汰的淘汰,提高经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创新分配机制。凡是对企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无论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员工,都应当把他们的收入水平与贡献挂钩。三要健全规范内控制度。社有企业发展必须重视财会、审计、业务管理、经营决策等内控制度的建设。在企业规模扩大,资金和产业链条延伸过长的情况下,更应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确保生产经营资金的安全,规避投资决策的风险。四要加强风险防范。社有企业中大部分资金来自社有资产,对重大投资,要加强监管,避免因监管不力造成损失。(作者系浙江省金华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