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8岁的唐小兵,是川煤集团广旺公司赵家坝煤矿的一名群安网员。从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生产一线,近几年担任了采煤二队群安网员,多次荣获“先进群安网员”称号,大家都说有了他,安全就不用愁,得奖是实至名归。
从“三必访”到“四必访”
8月中旬的一天,赵家坝矿采煤二队职工小李正烦躁地按着电视摇控器。原来,他刚调到该队工作没几天,就因为违章被抓了个正着。
“咚咚、咚咚”,屋外响起敲门声。小李打开门一看,唐小兵浑身湿漉漉地站在门外。看到发愣的小李,唐小兵讲道:“估计你心情不好,我来看看你,跟你聊聊。”原来,刚下早班的唐小兵在调度室听说小李违章后,怕他有情绪,没来得及回家吃饭,就冒雨赶过来了。
为了更好搞好安全生产,唐小兵将“新职工必访”补充进了包括“违章人员必访,思想不稳定人员必访,安全意识不强人员必访”的“三必访”,变为“四必访”,受到很多职工的欢迎。执行期间,很多职工都跟他成了“哥们”。
严把现场作表率
唐小兵虽然平时跟大家打打闹闹,但在现场绝不含糊,坚持做到每一句从自己嘴里发出的命令准确无误,每一个操作程序准确无误。
今年七月的一个中班。唐小兵知道青工小何平时做事心浮气躁,在班前会专门对操作1号浅眼的小何进行了提醒。由于这次工作面压力大,每班正常生产前必须先对眼口进行处理。不一会儿,小何就从1号浅眼爬了上来,喊道:“唐班长,我那工作面眼口已经处理好了,可以放炮了!”唐小兵立即说道:“先不忙,我看看再说。”当他把矿灯射向眼口上帮支柱梁头时,有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上帮支柱与梁头接头处分别有长达十几公分的新鲜磨擦痕迹。他立即叫来小何,说道:“你看,这两步厢已变形了,工作面顶板压力和侧压都较大,工作面一放炮,必定会发生眼口冒矸和片帮事故。”小何赶紧说道:“那我马上把它们拆了,重新打根支柱。”唐小兵反驳道:“如果拆了,跟放炮又有多大差别呢,这两步厢根本不能乱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下帮支柱之间打衬木,防止上帮支柱再次发生偏移。你把工具递给我,我教你怎么做。”小何急忙将工具递给了唐小兵,只见他在道角选了一根长短比两根支柱厢跟稍长的木支柱,一端抵在下帮支柱与梁头连接处的下端,一端则用工具抵在上帮支柱,用工具由下向上敲打,一会工夫就将两部厢的衬木打起了。看到唐小兵熟练的动作,小何不由地感叹道:“唐老师,你技术真好,我今后一定要多向你学习。”
走家入户传安全经
该队职工评价唐小兵时说他有“两张脸”:平时总是一张“笑脸”,如春风拂面;但要是看见职工违章,他马上晴转阴,给你一张“黑脸”。
前不久,在一次查岗活动中,他发现一名职工脱下鞋、帽,在工作面运输巷道睡着了。唐小兵立即将其叫醒,来到安全地点,把那样做的危害性给他进行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得知,这名职工家在农村,由于每天下班回去后,还要做较重的农活,休息不好。第二天,唐小兵就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来到这名职工的家里,向其家人讲解井下工作的艰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及良好家庭环境对职工安全的重要性。临走时,职工的爱人说道:“以前我那口子在小煤窑上班,从来没人给我们讲过安全的重要性,这次您特意过来告诉我,请您放心,今后我一定让他回家有热菜热饭,吃好睡好,保证安全。”
把自己当“活教材”
唐小兵之所以能胜任群安网员的工作,与他的一段自身经历有关。
那是一年的大年三十,上早班的唐小兵想早一点干完回家与家人团圆。他在带头处理5号工作面眼口时,由于忽视了敲帮问顶,从顶板上掉下来的矸石打在他右脚食趾尖上,当时就将脚趾尖打断。躺在病床上过春节的他,对自己的违章言行懊悔不已,并暗下决心,从今后往后坚决不违章指挥和冒险蛮干了。现在,在每周二安全活动日,队领导总要给他留一定时间,讲解事故案例、讲解安全知识,他经常以自己作为活教材,讲亲身经历,给大家敲警钟。现在,经常有人跟他开玩笑:“唐哥,你这个榜样我们可不能学呀!”唐小兵从事群安工作这几年来,共开展各类群安活动共计200余次,附近大小村庄走过,大小山头爬过,先后到过100余户家庭,帮教谈话上百人。今年以来,该队三违、轻伤分别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5%、12%,每月均超额完成计划生产任务。
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唐小兵说:“当群安网员虽然很累,要操很多心,但每当我看到职工高高兴兴入井,平安出井,开心地与我打招呼,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满足。” (张礼伦 姚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