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恶化和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我国化肥行业对外贸易遭受重创。
相比氮肥、磷肥行业,我国钾肥行业发展较慢,国内钾肥需求长期依靠进口,主要是因为我国钾资源不足,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钾盐工业储量在200亿吨以上,而我国钾资源基础储备仅为2.89亿吨,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使得我国钾肥行业在生产、销售与使用等诸多环节,不具备明显的竞争力,产业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钾肥行业如何应对新的国际形势,如何合理利用国际通行规则,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为此建议,一是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企业要着重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调整结构,提升现有产品的优势,发展和壮大自己。二是要加强国内外钾肥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我国钾资源的优势,不断扩大国内钾肥生产能力,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建厂,以满足国内对钾肥的需求。三是在行业建立钾肥预警机制。
随着我国钾肥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外依存度降低,进出口贸易将面临很多问题,为了提高抵抗风险能力,希望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做好维护产业安全工作。建立产业预警机制,是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国10个重点行业建立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化肥行业早在2002年6月就建立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氮肥、磷肥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已经逐步完善,形成了政府、协会、专家和企业共建共享的预警工作体系。
通过对重点产品连续性的监测,及时地分析、发现案源,定期组织专家座谈、研究,就本行业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会商。研究产业安全形势,编写预警报告,遇到重大的或者是特殊的情况,及时报送专题报告,我们还和有关的协会启动了服务于企业的信息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一条与企业领导快速沟通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