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垃圾量正以10%的年增速向人们的生活圈不断逼近,如何处理困局已摆上了政府的日程表。2005年世界银行就曾发布报告警告说,中国如果过快建造垃圾焚烧厂且不限制排放物,世界范围内大气中二噁英含量将会加倍。二噁英是毒性最大的化合物之一,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除了剧毒之外,二噁英还能溶于脂肪,难以降解,半衰期时间长,属于持久性污染物,一旦进入人体,7年10年都很难排出,而一旦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置人于死地。
每个人都讨厌垃圾,但每个人又都每天制造着垃圾,垃圾问题我们无法回避。但是在寻求解决之道时我们遇到了一场争论,让人高兴的是,环保部门在这一问题上充分重视民意,及时叫停了海淀六里屯焚烧厂的建设,要求对垃圾焚烧厂的安全性进行进一步论证。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城市垃圾是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产生的一种文明病。事实证明,仅仅靠某几项技术并不能让垃圾山从我们眼前消失,弄得不好,还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只有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垃圾的循环利用率,才能避免垃圾围城的现象愈演愈烈。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在垃圾焚烧导致污染后更多地采取了垃圾分类和回收,垃圾量大幅度减少,有的甚至减少一半以上,在这一点上,部分地区已经在垃圾中转站增加分拣设施,但是仅有这样恐怕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处在城市化、工业化高峰期的中国,在垃圾处理上面临更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这需要有新的技术,更需要合理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