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月,我国氮肥市场总体呈低迷状态,主要表现为旺季不旺,经销商进货谨慎,即使在用肥旺季也采取快进快出的销售策略,导致社会库存明显下降,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资金回笼,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国内外需求的锐减,供求矛盾又一次更严重地出现,国际尿素价格很低,再加上我国尿素出口关税的因素,国产尿素难以适量出口,产能供大于求的现状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氮肥市场的信心。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新建装置增加合成氨产能累计770万吨,关停的企业80家左右,减少合成氨产能250万吨左右,靠市场的自然淘汰,新增产能大于被淘汰的产能。
现阶段,氮肥行业所面临的棘手问题还很多:首先是原料供应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氮肥所用的原料(煤炭、天然气)一直处于卖方市场,在原料的供应量和供应价格方面,生产企业基本没有话语权。
其次是生产企业没有成为市场主体:现阶段氮肥行业面临的另一个最大困难是生产企业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太弱,没有真正发挥市场主体地位的作用。除此之外,没有建成行之有效的产品销售网络;对市场终端不能有效的掌控;在市场上没有形成起主导作用的话语权等因素也是我国氮肥行业发展的瓶颈。
对于目前行业困难,生产企业需加强联合与合作,通过努力将困难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有出口条件的企业利用11、12、1月淡季低关税,努力组织出口,提振市场信心;争取银行的支持,提高企业自储能力,避免企业间竞相压价;市场过度低迷时,适量降低生产负荷或停产检修,减少损失;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之间真诚合作共同搞好淡季储备;生产企业必须提升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重视并强化产品销售网络的建设,尤其对市场销售终端的掌控;加强生产企业间在销售环节的联合,提高生产企业市场上的话语权;改善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合作,实现真正的双赢;解决原料的供应;不要盲目扩大产能,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为解决市场低迷,提振市场信心,帮助生产企业维持用肥淡季的生产,建议国家采取以下措施:
1.改进和完善国内淡季储备制度,增加生产企业淡储量。目前的国家淡季化肥商业储备制度,由于其存在相当大的商业风险,在即将到来的用肥淡季如果仍以流通企业承储为主,则今年淡储工作很难真正启动,应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联合参与淡储,这既有利于承储任务的落实,也有利于参加承储的生产企业能够维持正常生产。同时对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应自储备工作启动之日起,要求按月均衡进货,做到真正的淡季储备。
2.借鉴家电下乡的做法,实施化肥下乡措施,奖励淡季储肥的农民。储肥于民,以启动淡季农资市场,既鼓励农民多用肥,也缓解了下半年企业的资金和市场压力。
3.为确保今年淡季大多数生产企业能维持生产,急需解决生产流动资金,建议国家安排专项贷款,支持骨干企业维持下半年生产,保障明年春耕用肥安全。
4.作为应急措施,尽快取消尿素出口关税,通过适量出口提振市场信心。
5.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尿素进口配额使用情况,控制尿素进口数量,维护国内氮肥产业安全。
6.为了实现氮肥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尽快建立氮肥准入退出机制,有效控制产能的盲目扩大,落后产能尽快出局。
本报观点·国内市场
产能过剩导致企业亏损
今年国内尿素产业遭受重创,其一表现为企业库存大幅度增加:到5月底尿素库存高达197万吨,同比增长38.2%,库存量占当月产量的36.5%,到8月底企业库存尿素172.4万吨,同比增加27.5%,占当月产量的37.5%;其次表现为出厂价格过低:由于流通环节受阻,企业库存压力大,为了回笼现金、维持生产, 绝大多数企业不得不亏损销售。目前,绝大部分煤头氮肥生产企业在亏损经营,上半年就氮肥产品而言,企业亏损面80%以上(包括停产企业),产量亏损比例达65%。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5月份,氮肥行业亏损企业(含停产)占49.8%,亏损金额19.86亿元,同比净增亏损12.95亿元;全行业实现利润21.51亿元,同比减少盈利43.33亿元。
2009年国内合成氨、尿素新增产能较大,新增合成氨280万吨,尿素500万吨,其中,上半年新增合成氨38万吨,尿素70万吨。因市场低迷,严重影响产能发挥。按1-8月份产能发挥水平预测,全年尿素产量约5500万吨左右。如果四季度淡储不能及时启动,也没有其他有效启动市场的措施,大批企业被迫停产、减产,产量有可能与去年持平。从对历年工业、农业需求的增长分析,2009年国内尿素供求为:农业尿素用量在4000万吨左右(包括复合(混)肥用量);工业尿素用量700万吨左右;出口量:1-7月累计出口87.96万吨,据调查8月至9月上半月还可出口100多万吨,按目前出口趋势判断11-12月份尿素出口不低于100万吨;全年预计出口300-350万吨。
目前氮肥行业总体产能过剩在15%以上,以尿素为例,2008年底,尿素产能6100万吨,实际需求尿素产能为5300万吨。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内外需求拉动和国内的投资过热。从2007年下半年起,尿素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已初步显现,市场曾一度出现极度低迷的现象,受当时国际高价位的影响,尿素通过适度出口,缓解了供大于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