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0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秸秆还田方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


  作物每季都从土壤中带走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可以通过施肥得到补充,而有机质很难通过化学方法速补,只能通过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等才能得以补充。但秸秆还田有多种方式,究竟采取何种秸秆还田,应因地制宜,权衡利弊。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秸秆还田中常见的五大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以供参考。

  1.秸秆粉碎翻压还田。这种方式是通过机械化粉碎,耕地,直接将秸秆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地保留在土壤里,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如下:

  ⑴由于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

  ⑵秸秆翻压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导致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

  ⑶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

  ⑷目前,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造成秸秆机械还田成本高。

  2.秸秆覆盖还田。这种方式是秸秆经过粉碎后直接覆盖在地表。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保墒的目的,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但是这样会给灌溉带来不便,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播种。

  3.堆沤还田。秸秆充分高温腐熟以后,施入土壤,这种还田形式利于植物体的吸收。但是这种形式费工、费时、占地。

  4.焚烧还田。即秸秆经焚烧后直接还田。这种焚烧还田方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5.过腹还田。把秸秆作为饲料,在动物腹中经消化吸收一部分营养,通过粪便的形式施入土壤。

  是否实行秸秆还田,采取哪种方式还田要根据本地、本户的实际情况而定,切不可”一刀切“。另外,如果但当地畜牧业发展较好,饲草缺乏,则不宜推广和施行秸秆还田措施,因为秸秆是牲畜的良好饲料,利用秸秆饲喂牲畜,可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使牲畜安全越冬度过春难,促进畜牧业发展。(冯国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