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中化工总部地处湖北中部,素有渔米之乡的江汉平原西北部钟祥市。2002年元月,鄂中化工因肥而生,因肥而与“三农”结缘。8年来,鄂中化工问政于农,问计于农,问需于农,与广大经销商、农民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被誉为“政策宣传队、科普播种机、农民的贴心人”。
听心声,把科普、回访做到农民的田间、院落
鄂中化工有近300名营销员。作为企业连结农民的桥梁、纽带,他们既是公司产品推销员,又是农化服务员。公司《营销员管理办法》规定,营销员每年在市场上时间必须达到300天以上,交30个以上的农民朋友,并且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收集农民对“三农”政策及公司产品的建议和意见。公司通过“服务热线”、“网上信箱”、“问卷调查”等发放征求意见表,聘请政策研究员、信息员等形式,在各省、市、自治区广泛征集民意,掌握农民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经过公司归纳整理后,再由长年在市场上服务的营销员通过经销商或者职能部门反馈到当地政府,为当地政府制定、落实“三农”政策提供依据。
今年以来,鄂中化工共为全国各级政府部门遴选农民们普通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1356条,其中有312条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今年以来,鄂中化工还发挥宣传网络密集,覆盖面广的优势,已在全国各地举办政策咨询、种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班253期,免费印发赠阅科技致富信息、农村政策问题解读书籍、宣传单页100万份(册)。
解民忧,把经销商、农民的事写进“备忘录”
经销商、农民就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基于这种认识,为了防止营销员的调查、回访、服务“搞过场”、“走形式”,公司明确要求各销售分公司通过《纪要》、《报告》、《备忘录》的形式,记载经销商和所交农民朋友的家庭状况(其中包括婚丧嫁娶、生日、就学等内容)以及诉求,使关注农民朋友的生存状态成为每一个营销员的自觉行为,并以实际行动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
2007年5月晚7点钟左右,天下着小雨。江西公司营销员张杰到赣州市安远县版石镇河西村一农民家走访,恰巧碰上这家小孩生病。河西村离镇上的医院有近20公里,加上又下着小雨,小孩的奶奶、爸爸十分焦急。来不及与这家人有过多的交流、沟通,张杰主动提出自己开车把小孩送到医院。到了医院,他帮着挂号、找医生,还帮忙交了200元住院费。临走时,又买来水果,记下了住院部的电话号码,第三天,又亲自开车接小孩出院,让小孩的家人非常感动。一时间,张杰的美名在红土地上远扬,并成为鄂中大爱无声的一张品牌,被江西老婊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张杰”。
去年汶川地震之后,西南公司四川北川市场营销员石兴保,不顾个人安危,自觉加入到当地的抗震救灾行列。2008年9月24日,一场特大暴雨过后,无情的洪水再次肆虐擂鼓镇,兴建的板房被冲倒,道路被冲毁。26日在前往擂鼓镇的道路受阻后,他步行5个多小时,给受灾的农民送去了自己购买的衣服和食品。
鄂中化工把经销商、农民当亲人,经销商、农民反哺鄂中情结,与鄂中化工共渡难关。今年,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在不断的蔓延和渗透,但该公司产量、销量仍同比增长42%、26%,并出现了许多鄂中肥专用村、专用户。
集民智,经销商、农民的建议进入公司决策中
公司针对调查、回访中经销商、农民所提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归类,按照生产、销售、运输、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分门别类转给各分(子)公司及有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带着意见建议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2008年下半年,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为渡过金融危机,2008年11月公司邀请部分经销商、农民代表在湖北荆门召开鄂中化工第三届战略合作伙伴品牌研讨会,会上,代表们提出的解决库存、科普下乡、扩大试验田、解决东北市场包装等建议均被公司采纳。
与此同时,对经销商、农民建议中所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公司责成相关部门认真解决,对情况属实,具备条件的,立即解决;受条件限制,情况尚不清楚,一时难于解决的,向经销商、农民说明情况,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比如,针对经销商、农民加大科普讲座、宣传的要求,今年4月,公司又新增一台专用农化服务车,从农大选聘了4名农化专家长年在田间地头从事农化服务,送科普下乡。
情系“三农”以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鄂中化工密切厂商、厂农关系,服务“三农”的平台,成为鄂中化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