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经营中的“二批”是指介于规模较大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经销商(也就是分销商)。“二批”有几十或上百个规模较小零售商的“势力范围”。商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在较大批发商介入这些零售商之前,这些零售商是“二批”的忠实客户。
几年前,批发商都愿意和“二批”做生意,其原因是批发商从生产厂家进货数量较大,任务重、资金压力大,必须快速分销出去,而“二批”刚好能满足批发商这个要求。经销商与“二批”交易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赊欠严重,退货多。“二批”一次进货往往是几十上百件,由于数量较大,资金周转就困难。所以,每次货配送过去都只能带一张欠条回来,或付一小部分,大部分欠着。等到年底结算时一大堆的退货。其次,提出过分的要求。资金占用一年不说,年底提出种种要求,如返利、礼品等。其三,过河拆桥。更有甚者,等品种卖火了,就甩开经销商,直接打电话给生产厂家。还有其他各种矛盾,让批发商头痛不已。
以上我们分析了经销商与“二批”存在的弊端,其实,我们可以跳过“二批”直做零售商,也就是坚持“终端为王”的经营理念。
“终端为王”经营理念给经销商带来哪些变化。
一是资金周转快,退货少。因为配送能力强,能做到“少量多次”,以不断货为原则,就像每次到牛身上拔一根毛不疼的感觉一样,会付现款,即使欠款,也是很少一部分,便于控制库存,年底结算时退货也少。二是商品的差价增加。由于直接做到零售商,相应的经营差价就会大一些。三是一筐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由于直接做到零售商,点多面广,哪怕有一两个零售商不合作了,也没有问题,不会有大的影响。四是层次减少。商品到农民手中的时间缩短,周转速度加快,同时资金周转速度加快。
自己手伸得到的地方(指正常的经营势力范围)不设“二批”,直接做终端,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减少了经营风险,加快了商品和资金的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