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班出身 自立门户
像往常一样,张克胜早上不到8点就来到了办公室,还没坐稳,他的电话就响了,“我家的地里香菜叶上都长了叶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赶紧来看看。”
“镇上的香菜现在正是闹褐斑病呢,我得赶紧去地里看看”,虽然刚过8点,店里已经有了顾客,但他和顾客简单寒暄并和店员交待后,就开着自己的农化服务车来到了田间。经过现场查看,张克胜发现地里的大部分香菜都出现了叶斑,他连忙赶回超市,按照经验,他按照一定的比例用多抗霉素和戊唑醇混合配好了药,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把药送到了田间给农民送去。
这就是莱西市院上镇科胜农资超市的总经理张科胜,学习果树栽培专业的他毕业后就进入当地果树站,做了一名果树技术员,这一干就是8年,8年时间也使张克胜的果树栽培技术在当地小有名气。在2002年,张克胜离开了果树站,开了一家农资店自己做了老板,当年,他只有28岁。
农化特色 科技制胜
农资超市店面不大,在镇上的闹市区,起初,他的店只经营农药,凭着一身的精湛手艺,他不但根据季节病虫害的变化给果农提供农药配方,还免费帮助农民修剪果树。他的店在镇上小有名气,每逢赶集,他的店里总是挤满了人,有的是咨询农药使用的,有的是咨询果树修剪技巧的,他都一一咨询解答。
不久之后,在他的农资店门口树立了另一个牌子——“果蔬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张克胜说,他做农资不是简简单单地卖东西赚钱,而是让农民遇到问题时能想到他,遇到特殊情况,他还经常开车去田间实地考察,然后给农民提出解决方案,他要为老百姓负责。
拓展业务 抢占市场
2006年,张克胜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并且也有了一定的客户资源,此时他决定发展自己的经营规模,除了农药外,他开始关注化肥、农器具。张克胜说:“虽然是一个农资人,但面对化肥,我还是个门外汉。”其实多年的农药经营,在农药方面,他已经算得上是一个专家,而关于化肥,他只了解化肥的基本功效,对于化肥市场,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在当地,单独经营化肥的农资店有10多家,竞争已经是很激烈,这时候参与经营,不但将要面临竞争风险,还要面临市场风险,于是他犹豫了。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他觉得当地的化肥市场已经基本饱和,尿素、复合肥、钾肥等大化肥在当地已经有了固定的名牌,而他在长期的农药经营中也发现,农民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用肥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合理性,比如今年施用二铵效果好,明年肯定还会施用,这样虽然投入上并没有减少,但效果并不好,收成肯定会受影响。此时,他正好看到市场上有源公司推出的“双宝”有机-无机肥料,农民反映效果还不错,他就决定去厂家考察,在宝源的车间里,他看到双宝的“螯和工艺”先进,并且有花生、苹果、玉米、小麦等专用肥,这刚好适合当地的作物需要,所以他就立即决定代理“双宝”果树专用肥。
除“双宝”果树专用肥,今年张克胜还尝试做了“双宝”小麦专用肥,农民施用后他不放心,自己跑到农民的地里去看,结果发现施用“双宝”小麦专用肥的小麦长势比别人好他才放心。张克胜说,他打算以后还要做“双宝”其它系列的肥料,让更多的农民用上这种质优价廉的好肥料,让更多的农民增产、增收。
面对未来 充满信心
“目前我国化肥的产能严重过剩,但有机肥在我国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我有信心把有机肥经营好,让农民用上更好、更省心的好肥料”张克胜说。在今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地一些化肥经销商纷纷都赔钱的情况下,张克胜却在化肥经营上还取得了10%利润,农药的利润为25%。
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在农村,农民最需要技术服务,他更多的是去田间做指导,为了使自己的技术得到更新,去年农资销售淡季,他还自费去青岛大学学习三个月。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勤奋、好学的他正如他的的农资店名“科胜”一样,给农民提供了科技服务,从而也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在农资事业上取得成功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