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10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就近结合 农超对接新模式

□ 米雅娜

  近日,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控股的老邻居商贸连锁有限公司在解决小规模农产品的出售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通过经营网点就近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的模式壮大了“农产品入超”队伍。与其他大型超市立足于城市的定位不同,“老邻居”商业连锁网点多数改造自供销社系统在农村的传统经营网点。因此,他们充分发挥扎根农村的优势,每个老邻居店联系所处村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副产品经营大户,由他们提供货源、满足该网点的蔬菜供应。这样既给超市带来了新鲜农产品,也降低了农产品进超市的门槛,使小批量农产品进超市成为可能,有效解决了附近农民的卖难问题。

  人们看到,大型连锁超市动辄以亿计价、以吨计量的农产品采购量,使它们成为相关部门在促进“农超对接”时首选的合作对象。每次对接成功的煊赫成绩,也聚集了众多媒体的目光。因而,提到 “农超对接”很多人会想到沃尔玛、家乐福等之类的大型连锁超市。而很多优质农产品却因难以达到大超市的供应量的门槛而被拒之门外。

  应该说,大型流通企业因其规模化的采购和持续的需求成为促进农产品销售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很多地方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并不高,农民仍实行单户单品种植,生产形不成规模,致使他们无法完成与大超市的对接;有些地方虽然成立了合作社,但规模偏小,品种单一,产量达不到超市的“入市”需求,这种现状导致很多高质量的农产品在“入超”角逐中被淘汰出局。因此,如果把目光只放在大超市上,可能会降低“农超对接”的成功率,限制了其覆盖面。

  因此,“老邻居”的这种探索在促进农产品流通方面很有积极意义。小超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小,对品种的要求也无须一应俱全;根据网点位置就近选择合作农户的方式不仅缩短了运输距离,节约了成本,而且在价格上,它们随行就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能把“老邻居”的这种做法在全国各地农村推广开来,让这种模式的小超市广泛存在于小县城及村镇,那将惠及更多的农民和市民。

  当然,这种模式的推广和完善,仅靠一家公司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同时,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如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如何规范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