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节期间,正值我的老友乐兄80大寿。我遂带了一瓶藏之弥久的“茅台”应邀前往。不料入席后,乐兄对我们这一帮皓首老友说:“今天我的寿宴有点改革,即是‘老友光临茶代酒’,不知诸位意下如何?”我们一听全乐了。齐夸老乐兄是倡导新时尚,正中我们的下怀啊!
说实话,我是早已不愿沾酒。中秋节喝着溢香的“龙井”,吃着可口的月饼,赏着皎洁的月光,也便想起了宋人杜耒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诗句。看来,客来茶代酒,在我国古代已有了不少的例证。据《尚书·酒诰》记载,商纣王酗酒误国,民皆恨之。周武王兴兵伐纣执政后,就以商殷为鉴,发布禁酒令,此举得到朝野上下的盛赞,于是各地皆以好茶进贡,官吏百姓也纷纷以茶代酒招待客人。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孙皓,在给臣下敬酒时,因博学多才的韦曜不善饮酒,他特意赐茶水以代之,被后人传为佳话。晋时的吴兴太守陆纳,扬州的州牧桓温,他们一向尚俭倡廉,以明其德。在招待客人时,只摆果品和茶水,也被时人所赞颂。茶圣陆羽把茶之为饮,称誉为“精行俭德之人”。老子也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对水之亮清淡洁之质转喻于人,可见茶水之为德,是古人心仪的崇尚,那么,客来以茶代酒,也是很雅的事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实践已证明,国人过度的白酒消费,已对社会和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日益明显的负面影响。缘此,客来以茶代酒,不仅正逢其时,也正渐行在我们的意识里,显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在官方的接待和团体的活动中,茶宴和茶话会,这一质朴无华而又高雅悦人的形式,已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也渐而形成了一种礼仪模式,使人们在清新的茶香里,吃着茶点,品着香茗,叙说谈心,相乐融融,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温馨。特别是对那些不善喝酒的客人好友,以茶代酒,更显得对他们的尊重和体贴,更能赢得他们平实而真挚的友情。我的老友乐兄,以茶代酒庆寿待客,一时间,也便引来一片赞许之声。
客来不妨茶代酒。让茶香相伴我们的餐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