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听茶

□ 王志生

  初涉茶界,似有初生牛犊之意,便将茶的境界把玩出一个“听”字来。为解渴者,当为喝茶;为增值者,当为藏茶;为论道者,当为品茶;为生计者,当为卖茶。何故茶中有声、无声?

  太远的不说,以茶圣陆羽的《茶经》论,想那位白须老者身居鄂中,独能听得见茶田万顷,风声摆动。耕种栽培、收晒制作及品味均有细述。为后人留下一部《茶经》。以至到今天,朝圣的茶人们挤爆了鄂中的天门小县;一世一代的文人骚客们手不释卷,把壶论茶,心如摇旌;茶农们祖祖辈辈,春前雨明前茶的锄种采收无不以“经”为食,以“经”为生,此不谓不动,焉又不谓不听。李清照将“雨打芭蕉”的水溅在茶树上,茶便生出了婆娑的飒飒之声。此物是为壶中浆,怎不叫人洗耳听!

  想那鸿门宴上宾主落座,佳肴满桌。玉液未斟茶便先酌。此时的刘邦面前,若主人将一杯茶水泼地为号,鸿门便没了宴,便成了喊声震天的战场。杀机四伏中,主客若伸手动得那一根茶梗,定是烽火连天,硝烟四起,秦汉版图的重绘说不定就在这一根茶梗上了。据此,我又说茶连着江山社稷,茶又关乎着万民生灵。听茶,能听出刀剑对舞,三军雷动。好在,主人茶水没有泼地。

  据野史戏说,1945年的山城重庆,毛、蒋二位枭雄欲将飘摇不定的中国引向两个方向。毛赴渝后,闻蒋不抽烟,便控制了香烟,改喝了茶。并以茶论道、论国、论时局。茶,又成了一台历史活剧的引子。哪知,当时的国共两党,呈犬牙交错状态的各有百万陈兵。尤其是长江南北两岸,千帆竞发和高炮林立的中间,竟然是一壶茶,俩茶盅!

  阿庆嫂,一个以真人为原型杜撰的小人物;春来茶馆,一个以实地再现的小场景。八、九场戏,六、七个人,四、五杆枪,两三张桌,一壶茶,浓缩的是一台关于中国命运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若戏中没了茶,戏便也没了魂。于是,但见春来茶馆风声鹤唳,刀光剑影,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终也因茶酿就了芦荡火种遍烧江南,铸就了十八勇士“傲霜雪,似青松”,长留国人心中久久抹不去的余音至今震耳欲聋。

  不是茶吗?茶真的能听。时尚的今天,茶也时尚了起来,时尚起来的茶,却又变得风情万种。人们的茶余饭后,茶不再是两毛一两,而是动辄千元一壶、一盅;茶在家喝,叫喝;在茶楼喝,却叫品。而我看来,无论在哪儿,只要端起茶,你便能听。因为,茶是有脚步声的,它随着时代走到今天,我们应该能从茶的经历中听到历史的足音。食不果腹的年代,那叫茶;温饱之后的年代,那叫茗。茶跟着历史的脚步走下去,历史又必将使茶赋予更多的内容。今天看来,先人们将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位序排错了,茶所担当的历史更丰富、更重了。

  只要用心去听,茶是会说话的。如今市井大街遍布的茶吧、茶馆、茶楼已是一派繁荣,那是一道道风景,那是一缕缕琴瑟之声,那又是连接古今的暮鼓晨钟。如果你真的以为茶不能听,那就“吃茶去”吧。把心静下来,那里有历史,那里有故事,那里有人生。你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