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个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
——记江苏无锡市硕放供销合作社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硕放抓住发展机遇,乡镇经济、社会事业、小城镇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硕放供销合作社作为硕放镇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在计划经济时期为硕放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进入市场经济后继续以崭新的面貌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挥着新的作用。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商业主渠道

  1951年8月25日,经苏南区无锡县供销合作社批准成立墙门供销合作社(硕放供销合作社最早的名称)。社员自愿出股,入股社员达4003人,股金4003元,主要经营日用品和粮油。

  由于人民政府在税收、价格、商品分配诸方面对供销合作社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工作方针,坚持“为农民服务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办社宗旨,艰苦创业,收购推销蚕茧、粮食、生猪等农副产品,大量供应饼肥、饲料,推广使用化肥、农药,开展“存实稻谷、预购饼肥”业务,以社员优待价向入股社员供应商品,使农民在经济上得到实惠,赢得了社员的信赖。1956年,对私营商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后,供销合作社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商业主渠道。

  从1951年到1985年的35年来,硕放供销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职工人数由10多人增加到168人,经营网点增加到18个,社员股金由0.4万元增加到8.5万元,平均自有资金达322.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达89.37万元),房屋设施从借用房舍到拥有营业大楼和仓库,建筑面积达25240平方米,运输工具从肩挑发展到拥有大小车辆4辆、机动运输船10只。年商品销售总额由62万元增加到1060万元,实现利润31.65万元,1985年末硕放供销合作社被无锡市供销合作联社评为“双超大社”(销售超千万、利润三十万),并被省社表彰。硕放供销合作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发挥着农村主渠道作用,并不断向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目标前进。

  市场经济下特色化规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商品流通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供销合作社的商品经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末,随硕放小城镇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商品经营结构的调整,供销合作社原来一些门店由于地段、位置、经营机制不灵活等原因逐渐失去了原来的优势,业务逐渐缩小,经营出现不景气的局面,加上社员股金兑付数额较大、历史包袱沉重、人员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硕放供销合作社不得不在1997年关闭了一些亏损比较严重的部门,并于1997年12月28日组建了“三联超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供销合作社传统的体制、机制上的不适应日趋暴露。2001年硕放供销合作社在无锡市供销合作社的领导下展开“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改制工作。至2001年底,硕放供销合作社下属网点由1991年的24个逐步减少到9个,其中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发展潜力较大的主要是转制后的无锡锡新医药有限公司和三联超市。改制后的无锡锡新医药公司健全各项制度和台账,加强内部管理和员工业务培训,积极改善仓储条件和硬件设施。2003年9月,锡新医药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省药监局的GSP质量认证,经营范围扩大到,注册资金由最初的200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经营品种达2000多种,年销售额超亿元。无锡锡新医药有限公司历年被评为“无锡市贸易业五十强企业”。

  无锡新医药有限公司在搞好药品批发业务的同时不放弃零售网点的开发和拓展,于2004年9月发起成立了以零售药店为主的无锡旺盛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到2008年底,下属连锁药店已发展到39家,其中直营店13家,加盟店26家,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