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正大全国缓控释肥示范推广万里行”系列报道之四
大旱之年夺高产 村里种出“明星田”


冯立德 摄

  内蒙古赤峰市小城子镇的梁振国3年来一直使用沃夫特控释肥,今年他的谷子地谷穗饱满,一般都在18厘米以上,再看植株根部,粗且壮,地表湿润。而仅一地之隔的另一片地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几乎全部倒伏,植株早已枯黄,毫无生命迹象,谷穗蓬松、短小。对此,梁振国十分遗憾,因为这片谷地正是其大姐家所种。春季播种施肥时,梁振国向其大姐推荐过沃夫特缓控释肥,因从未听说,大姐就没敢用。

  “我之前不知道这肥料还具有这么强的抗旱性。今年大旱,普通肥每亩大概都少收200斤,我家14亩地都用了缓控释肥,这一下子减少了2800斤的损失。缓控释肥在高粱上的表现最为突出,不但不减产,还能增收15%左右。我这田里经常有人过来看,连外村人都来,就跟看明星似的。”说这话时,梁振国显得非常自豪。

  和梁振国相似,几十里地外的八里罕镇塔旗蒙村村民陈东泽种的玉米地也成了“明星田”。陈东泽种了57亩玉米,除个别贫瘠薄寡的山地外,其它地块都使用了沃夫特控释肥。在这大旱之年,他家的玉米更显得与众不同,植株健壮、籽粒饱满。玉米快收了,到他家玉米田“暗中侦查”的村民多了,村民不明白,为什么施用缓控释肥的玉米受干旱的影响不大,有的村民还后悔没有使用缓控释肥。

  据说负责赤峰销售的王景春介绍,赤峰市是产粮大市,在沃夫特缓控释肥进入赤峰的三个年头里销量突飞猛进,从2007年的1080吨到2009年6000多吨。今年是大旱之年,缓控释肥表现出了良好示范效应,出现了很多的“明星田”,预计明年的销量会有质的飞越。(刘若帆 冯立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