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要让农民成为农博会的“主角”

□米雅娜

  刚刚过去的十月,各种规模、形式的农博会纷纷登场。作为农产品销售与采购的盛会,农博会在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上的巨大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纵观各种农博会,不难发现,穿梭于会场的人大致有这么几类:视察工作的领导、捕捉新闻的媒体记者、寻找商机的企业家、参观展品的市民,而普通农民的身影却寥寥无几。

  普通农民少有人参加农博会,并不是因为农博会展出的是农民自己家的产品,农民就不需要参加了。恰恰相反,农博会上展出的一般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需要在农民中广泛推广的新品种。如果农民能亲眼看到科技兴农的力量,这种直观刺激就容易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这比政府单方面引导农民搞产品结构调整效果会更明显。

  现实中农民为什么少有人来参加农博会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农博会对农民的宣传不够,许多关于农博会的宣传都是针对企业等可以带来明显销售数字增长的组织进行的,农民就算对展会有所耳闻,也不觉得和自己多大关系。二是会展中心一般都远离农村,城郊的农民还有去看看的可能,而偏远地区的农民由于交通和费用等原因,就算有兴趣,也会选择放弃。

  而如果少了农民的参加,农博会的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了。让农民成为农博会的主角至少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增进农民兄弟与相关生产企业的交流,使农民和企业双赢,进而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二是让更多的农民到农博会现场增长见识,让他们的观念得到更新,进一步增强求知、求富欲望,激发其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热情。

  因此,农民参加农博会更多地要靠政府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要把这个活动作为展会的一部分来做,当作一项公益活动、一项惠农政策来做。只有农民广泛参与并有所收获的农博会,其意义才更深远、影响才更广泛、效果才更显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